[实用新型]一种轻量化连接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80620.6 | 申请日: | 2020-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8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桃;蒋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蜗牛锻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7/02 | 分类号: | F16C7/02 |
| 代理公司: | 宁波瑞元智产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51 | 代理人: | 俞越 |
| 地址: | 31545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连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量化连接杆,包括依次一体设置的大轴套、连杆本体和小轴套;其中,所述连杆本体上形成有Y形凹陷区域,且Y形凹陷区域内设置有X形凸筋;所述大轴套上形成有第一环形凸筋;所述小轴套上形成有第二环形凸筋;所述第一环形凸筋靠近大轴套与连杆本体的衔接处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一辅助凸筋;所述第二环形凸筋靠近所述小轴套与连杆本体的衔接处的位置形成有朝向连杆本体的方向凸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在保证较轻重量的基础上,增强了结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轻量化连接杆。
背景技术
通常的连接杆采用焊接、铸铁或铸铝件制作,一般与安装凸口厚度整体一致,金属材料使用较多,重量较大;
并且现有的汽车连接杆部件中其支撑强度不佳,使用时受到外力强度时,其支撑强度还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连接杆,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在保证较轻重量的基础上,增强了结构强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轻量化连接杆,包括依次一体设置的大轴套、连杆本体和小轴套;其中,所述连杆本体上形成有Y形凹陷区域;所述大轴套上形成有第一环形凸筋;所述小轴套上形成有第二环形凸筋;所述第一环形凸筋靠近大轴套与连杆本体的衔接处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一辅助凸筋;所述第二环形凸筋靠近所述小轴套与连杆本体的衔接处的位置形成有朝向连杆本体的方向凸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Y形凹陷区域有效减少了连接干的厚度,可以有效减少连杆干的重量,而第一环形凸筋、第二环形凸筋与第一辅助凸筋则是有效增加了连接干的结构强度。
优选地:Y形凹陷区域内设置有X形凸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X形凸筋由于凸筋的交叉设置,便于凸筋之间应力的传递,有利于增加连杆的整体结构强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凸筋靠近大轴套左右两侧的位置形成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一辅助凹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辅助凹筋两侧设置,有利于增加大轴套两侧结构强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凸筋靠近大轴套前端的位置形成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二辅助凸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辅助凹筋与第二辅助凸筋配合存在,有利于增加大轴套两侧结构强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环形凸筋与所述Y形凹陷区域的边缘衔接。
优选地:所述大轴套朝向的前端形成有第三辅助凸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辅助凹筋、第二辅助凸筋与第三辅助凸筋配合存在,有利于增加大轴套结构强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凸筋位于第一辅助凹筋与第二辅助凸筋之间的位置形成有向外侧凸出的第四辅助凸筋。
优选地:Y形凹陷区域开设有通孔,通孔内的两个对称内壁各自压合的压块,两个压块分别固定有螺纹相反的上螺杆与下螺杆,上螺杆与下螺杆通过双头螺母螺纹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孔显然具有有效减少连接杆重量的效果;而为了有效增加通孔内的结构强度,通过两个压块顶住通孔两侧壁,由于上螺杆与下螺杆的螺纹相反,旋转双头螺母可以实现同时伸出上螺杆与下螺杆,或同时收缩上螺杆与下螺杆。
优选地:压块面向通孔内壁的一面为拱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拱状可以避免应力集中,使得压块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从而增加连接杆整体的结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蜗牛锻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蜗牛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06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井盖液位监测器
- 下一篇:一种环境监测实验室用干燥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