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直流紧线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78575.0 | 申请日: | 2020-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1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争;胡晓;刘建福;汪国林;段福平;吴尧成;王雅婧;殷建刚;景文川;肖峰;邹俊;彭旺;王海超;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争先甲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永康市神力电力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D1/04 | 分类号: | B66D1/04;B66D1/28;H02G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彭伶俐 |
| 地址: | 100073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直流 紧线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携式直流紧线机,属于输电线架设技术领域。包括紧线机体、调控部和直流电机;紧线机体内设有传动组件和调线部;传动组件分别与直流电机和调线部传动连接,所述调控部的内部分别固接设有移动电源和调速器,所述移动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调速器电连接,所述调速器与所述直流电机相电连接。该装置能够在调线施工作业时有效实现对重物的自动化提升、下降控制,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直流电机作为驱动能够有效减小设备的体积,实现了设备小型化、便携化;利用高空重物提升、下降远程操作,有效降低了人工高空作业可能产生的生产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架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直流紧线机。
背景技术
紧线器,又叫棘轮收紧器。在输电、通迅、桥梁工程等户外施工中,特别是特高压架线施工中,存在大量的野外提升、下降调线施工作业。
现有技术中,施工现场通常采用手扳葫芦对起吊重物的提升与下降进行施工操作,用手扳葫芦进行人工操作时,手扳葫芦的人力扳动约1秒钟一个来回扳动动作,扳动幅度约12°,扳动一圈用时t=360/12=30秒,人力扳动每分钟扳动圈数n=60/30=2rpm,即每分钟葫芦驱动链轮工作2圈左右,速度慢、作业强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工程进度,很是不便。
而且在高空作业通过人工手拉葫芦紧线时,尤其在一些特殊工况下对重物进行提升、下降操作时,也存在一定的生产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状况,本实用新型申请人做了大量反复而有益的探索,最终产品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直流紧线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高空调线施工作业时,采用人工操作手扳葫芦存在的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且具有生产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便携式直流紧线机,包括紧线机体以及分别设置在紧线机体上的调控部和直流电机;其中,
所述紧线机体的内部分别设有传动组件和调线部;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加速器结构和棘轮结构,所述齿轮加速器结构的输入轴与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轴相传动连接,所述齿轮加速器结构的输出轴分别与所述调线部和所述棘轮结构同轴传动连接;
所述调控部的内部分别固接设有移动电源和调速器,所述移动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调速器电连接,所述调速器与所述直流电机相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紧线机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吊扣。
进一步地,所述紧线机体上转动设有与所述棘轮结构相配合的限位棘爪;
且所述紧线机体上分别固接设有弹簧座和限位顶进轴,所述弹簧座与所述限位棘爪之间设有限位弹簧,用以利用限位棘爪、限位弹簧与棘轮结构形成棘轮棘爪结构,所述限位顶进轴上设有限位手柄体。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加速器结构上还设有离合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加速器结构包括相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其中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轴相键合,且所述主动齿轮内侧在与装配键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离合滑道;
所述离合组件包括档位手轮和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固接设置在所述档位手轮的杆体上,且所述定位螺栓与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轴相螺合。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组件还包括轴承座,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轴承座相固接,所述轴承座内设有轴承,所述档位手轮上的杆体与所述轴承相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争先甲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永康市神力电力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争先甲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永康市神力电力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85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