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节能电解电积导电联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76814.9 | 申请日: | 2020-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4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方喜;马韬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博业冶金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C7/02 | 分类号: | C25C7/02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同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214 | 代理人: | 王远同 |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节能 电解 导电 联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型节能电解电积导电联接装置,包括接触体以及端部带有接触头的导电横梁,所述的接触体呈板状,接触体上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且有极间距的接触槽,接触槽断面上部为倒V形结构,接触槽断面下部为圆形结构,接触槽两侧均为弹性结构,所述的接触头搭接于接触槽内,接触头与接触槽之间形成双端面线接触且具有弹性的导电接触结构。本实用新型无焊接以及其他联接紧固件,确保了装置导电的可靠性,同时集极间距、双端面线接触、弹性自调节定位、自洁清理、触点不易积液积尘、散热优、出装槽便利、不影响生产负荷以及保障生产质量等优点于一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节能电解电积导电联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有色金属冶炼的电解电积生产过程中,电解电积的导电联接方式有多种结构形式,但主要以搭接和夹接的联接形式来分类,搭接是导电触头通过相互便利的搭接形式来实现导电联接的;同样,夹接是导电触头通过相互紧密的加紧形式来实现的,尽管搭接与夹接的导电联接方式各有不同,并且各具不同优点,但最终都趋向于大型化、机械自动化方向发展,也就是更具便利和优点的搭接联接导电方式朝着逐渐取代夹接导电方式的方向过渡。
对于电解电积导电联接来说,影响其导电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电阻,其接触电阻一般含三个部分,其一是接触元件一边的收缩电阻,其二是接触面间的表面电阻,第三是接触元件另一边的收缩电阻,三者在电路上形成串联电阻关系,即R总=R1+R2(R1为收缩电阻,R2为表面电阻)。接触电阻的物理实质直到上世纪初,才由电接触学科的奠基人霍尔姆(R.Holm)做了正确的解释,他指出任何用肉眼看来非常光滑的金属表面实际上都是粗糙不平的,当两金属表面互相接触时,只有少数凸出的点(小面)发生了真正的接触,其中仅一小部分金属接触或准金属接触的斑点才能导电。当电流通过这些很小的导电斑点附近的电流路径增长,有效导电截面减小,因而电阻值相应增大,这个因电流线收缩而形成的附加电阻称为收缩电阻,是构成接触电阻的一个分量。其次,由于金属表面上有膜存在,如果实际接触面之间的薄膜能导电,则当电流通过薄膜时,将受到一定阻碍,而有另一附加电阻,称膜电阻(表面电阻),它是构成接触电阻的另一个分量。同样,膜电阻(表面电阻)是由于导电性能很差的物质覆盖,接触表面的覆盖物可能是金属的氯化物、硫化物等,这是由于电接触材料与周围介质如空气、腐蚀性气体及物质等引起化学作用而生成的。
目前常见的搭接导电联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阴、阳极导电头通过简单平面或圆面中间导电排直接以面接触或简单线接触方式来实现电解电积导电联接;另一种是阴、阳极导电头通过不同结构形式的中间导电排,以面接触或简单线接触方式来实现电解电积导电联接。以上导电联接方式都是以面接触或简单线接触联接的,它们都存在因导电接触面的差异,易造成导电不均匀、过流等问题,从而引起导电接触点发热,限制生产负荷,影响产品质量,甚至造成极板损坏。目前解决的办法只有加强管理,适当降低生产负荷等方式,冲洗更新、更换接触面或通过强制循环水冷方式来降低整体导电排触电温差等方式效果均不佳。对于阳极搭接接触点来说,可通过阳极自身相对较重以及可增大接触面压强的特性,适当调整搭接面的大小和形式,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导电接触问题,但是影响生产负荷及出现导电不均匀发热等现象是阳极搭接接触面的问题,由于电解初期阴极板相对较轻,搭接接触面压强小、导电不稳定均匀,易造成电流分布不均匀,从而引起局部发热,限制电流的负荷。因此,研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复合型节能电解电积导电联接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节能电解电积导电联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接触体以及端部带有接触头的导电横梁,所述的接触体呈板状,接触体上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且有极间距的接触槽,接触槽断面上部为倒V形结构,接触槽断面下部为圆形结构,接触槽两侧均为弹性结构,所述的接触头搭接于接触槽内,接触头与接触槽之间形成双端面线接触且具有弹性的导电接触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博业冶金化工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博业冶金化工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68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绘用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平步楼梯用踏板防护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