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氢氧混合呼吸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75398.0 | 申请日: | 2020-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95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传;黄尚杰;谢曙;张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宝杰康氢科技有限公司;株洲宝杰康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0;A61M16/16;C25B1/04;C25B9/17;C25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呼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氢氧混合呼吸机,包括电解装置、水箱、氢气管、氧气管、混合气体管和防火装置,所述电解装置上设置有电解水进口、氢气出口和氧气出口,所述氢气出口与所述氢气管相连通,所述氧气出口与所述氧气管相连通,所述氢气管和所述氧气管皆与所述水箱相连通;所述水箱的上部设置有混合气体输出口,所述混合气体输出口与所述混合气体管相连通,所述防火装置安装在所述混合气体管上,所述混合气体流经所述防火装置;所述电解装置包括可相互导热的电解池和热交换系统,所述热交换系统包括热交换装置本体;该氢氧混合呼吸机具有热量交换装置,可以保证电解装置电解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氢氧混合呼吸机。
背景技术
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氢气对脑缺血、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动脉硬化、老年性痴呆、脂肪肝、肝硬化、类风湿关节炎、哮喘、尿毒症、噪声性耳聋、急性胰腺炎、肿瘤放化疗副作用等68种人类重要疾病具有明确或潜在的治疗价值。有意思的是,中国南京农业大学的学者发现氢气课题提高植物抗病能力,并提出“氢肥”的新概念。常规的临床治疗药物都存在副作用,长期药物治疗本身也可以导致许多健康问题。作为一种可安全长期使用的治疗方法,氢气治疗给一些患者提供一种理想的选择。另外由于氢气的化学稳定性比较高,作用时间短,不和其他药物产生化学反应,也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联合治疗模式。总之,氢气无论是在促进健康和疾病治疗。
吸氢对人的亚健康和许多疾病的康复是十分积极和明显的,于是,吸氢将成为人们今后追求健康生活的一种新时尚,同时,在氢气医疗治病方面也将凸显其积极作用。现有技术的氢气呼吸机主要有储气罐式、氢化物水解反应式和离子膜电解水制氢式三种形式,前者是效仿呼吸氧气的方式,机型庞大笨重不易携带,使用极限较大,适合固定场所使用;第二种是靠反应包制氢,使用很不方便,且成本较高,不易长时间使用;电解式清洁、安全、简单且适合小型化,也就是当前应用最广的富氢水杯的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技术。但是电解水制氢在电解反应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随着反应的进行,电解水制氢装置的温度会越来越高,严重影响制氢反应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解反应效率更高的氢氧混合呼吸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氢氧混合呼吸机,包括电解装置、水箱、氢气管、氧气管、混合气体管和防火装置,所述电解装置上设置有电解水进口、氢气出口和氧气出口,所述氢气出口与所述氢气管相连通,所述氧气出口与所述氧气管相连通,所述氢气管和所述氧气管皆与所述水箱相连通;所述水箱的上部设置有混合气体输出口,所述混合气体输出口与所述混合气体管相连通,所述防火装置安装在所述混合气体管上,所述混合气体流经所述防火装置;所述电解装置包括可相互导热的电解池和热交换系统,所述热交换系统包括热交换装置本体。
优选的,所述热交换装置本体内设置有热交换腔和相变腔,所述热交换腔和所述相变腔可相互导热,所述相变腔内设置有相变材料;所述相变腔包括第一相变腔和第二相变腔,所述第一相变腔位于所述热交换腔和所述第二相变腔之间,所述第一相变腔与所述热交换腔可直接相互导热,所述第一相变腔和所述第二相变腔也可直接相互导热,所述第一相变腔和第二相变腔内分别设置有相变温度不同的相变材料,所述电解装置还包括调温设备,所述导热介质进口和所述导热介质出口通过热交换管路与所述调温设备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相变腔内设置有第一相变材料,所述第二相变腔内设置有第二相变材料,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小于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与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之比为: 1:1.5-3.5;所述第一相变材料为气液相变材料,所述第二相变材料为固液相变材料;或者;
所述第一相变材料为水、乙醇或者氟利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所述第二相变材料为相变金属材料、石蜡或者无机水合盐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第一相变腔与所述热交换腔可导热的部分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所述第一相变腔垂直水平面的高度(mm)为0.01-10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宝杰康氢科技有限公司;株洲宝杰康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宝杰康氢科技有限公司;株洲宝杰康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53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