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式触控屏扫描频率自动跳频性能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74186.0 | 申请日: | 2020-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3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兵;张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贝特莱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26 | 分类号: | G06F11/26;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式触控屏 扫描 频率 自动 性能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式触控屏扫描频率自动跳频性能测试装置,电容式触控屏包括有触控感应板,触控感应板包括有触控芯片,测试装置包括有计算机、触控调试板、低频信号发生器、手机、充电器、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电性连接于触控感应板的同一感应通道,第一接线柱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低频信号发生器,充电器的输出线缆插接于手机,且由充电器对手机进行充电,充电器输出线缆的地线与第二接线柱电性连接,触控调试板电性连接于触控芯片与计算机之间,第二接线柱接入的电信号作为干扰信号并加载于触控感应板。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触控芯片根据外部共模干扰情况自动调整工作频率的性能测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式触控屏的测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控屏扫描频率自动跳频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触控技术领域中,显示屏干扰和电源共模干扰是影响触控性能的重要原因,当触控芯片的工作频率与干扰频率一样或接近时,触控性能将受到很大干扰,严重时,出现跳点,消点现象,导致触摸无法正常工作,为了克服这些干扰,提高触控抗扰性能,现在触控芯片一般会增加噪声扫描和根据外部共模干扰情况自动调整扫描工作频率的功能。然而目前的测试技术仅仅对触控产品的抗干扰能力做简单的测试,它不能反应出触控产品的真正跳频性能,更不能客观的量化出触控产品在受到多大频率、多大干扰幅度才会跳转到新的工作频率,另外对跳频过程中的反应时间,频率选择是否合理等性能也不能直观可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控屏扫描频率自动跳频性能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利用充电器固定干扰频率群结合低频信号发生器产生可调的干扰信号,进而实现触控芯片根据外部共模干扰情况自动调整工作频率的性能测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容式触控屏扫描频率自动跳频性能测试装置,所述电容式触控屏包括有触控感应板,所述触控感应板包括有触控芯片,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有计算机、触控调试板、低频信号发生器、手机、充电器、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电性连接于所述触控感应板的同一感应通道,所述第一接线柱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所述低频信号发生器,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线缆插接于所述手机,且由所述充电器对所述手机进行充电,所述充电器输出线缆的地线与所述第二接线柱电性连接,所述触控调试板电性连接于所述触控芯片与所述计算机之间,所述第二接线柱接入的电信号作为干扰信号并加载于所述触控感应板,所述低频信号发生器用于生成多个频段的频率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接线柱加载于所述触控感应板,当所述充电器和/或所述低频信号发生器启动时,所述计算机通过所述触控调试板和所述触控芯片采集所述触控感应板产生的干扰数据和跳频数据。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之间设有预设距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之间的间距为5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均是直径为8mm的铜柱。
优选地,所述触控芯片通过I2C接口连接于所述触控调试板。
优选地,所述触控调试板通过USB线缆连接于所述计算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容式触控屏扫描频率自动跳频性能测试装置,结合了具有固定干扰频率群的充电器或电源,以及频率和幅度灵活可调的低频信号发生器,进而模拟出电容式触控产品真实的应用场景,更加准确地检测出被测电容式触控产品的抗干扰能力。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较为准确的量化出触控产品在固定频率下能抵抗的最大干扰信号,以及干扰信号不影响到触控产品正常工作的频率带宽,较好地实现了触控产品根据外部共模干扰情况自动调整工作频率的性能测试。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容式触控屏扫描频率自动跳频性能测试装置的组成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贝特莱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贝特莱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41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监控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防水型互感器底座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