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口式游动滑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73278.7 | 申请日: | 2020-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7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张智强;王贺;王帅;刘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化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19/02 | 分类号: | E21B19/02;E21B19/06 |
| 代理公司: | 通化旺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22205 | 代理人: | 王伟 |
| 地址: | 134102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口 游动 滑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修井设备领域,即开口式游动滑车。它包括主体,主体上有连接钢丝绳的滑轮,主体下端有钩体,其特征在于滑轮在主体周围由多组围成,主体中间为空腔并且上部有供油管通过的开口,圆筒嵌在主体内下部并与主体空腔相通,圆筒中间为供油管上下通过的中空孔,圆筒下部连接吊耳。能够实现油管在钩体中间自由穿梭缩,在上方卸下吊卡,不必使大钩下去再卸下吊卡,可以减少传统修井机的人员数量,使之工作效率增加,制造成本和使用维护成本均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修井设备领域,即开口式游动滑车。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目前修井机的游车大钩(或称游动滑车)是带动吊环吊卡抽出油杆或油管,然后再下落,在下方有操作者解开吊卡把油管摆放在平台上,此操作流程时间长,工作效率低,需要人不断来回移动油管浪费人力。传统YG90-0大钩每往返一次可以作业一次,并且需要2—3人在台下拆卸油管吊卡,导致人员的浪费和工作效率的低下。如何设计一种可以使得油管在大钩内部自由穿梭,既能完成修井工作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降低劳动强度成为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开口式游动滑车。能够实现油管在钩体中间自由穿梭缩,在上方卸下吊卡,不必使大钩下去再卸下吊卡,可以减少传统修井机的人员数量,使之工作效率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开口式游动滑车,包括主体,主体上有连接钢丝绳的滑轮,主体下端有钩体,其特征在于滑轮在主体周围由多组围成,主体中间为空腔并且上部有供油管通过的开口,圆筒嵌在主体内下部并与主体空腔相通,圆筒中间为供油管上下通过的中空孔,圆筒下部连接吊耳。
上述方案中,圆筒上有定位销。滑轮共三个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实现油管在钩体中间自由穿梭缩,在上方卸下吊卡,不必使大钩下去再卸下吊卡,可以减少传统修井机的人员数量,使之工作效率增加,制造成本和使用维护成本均降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零部件名称如下:滑轮1,主体2,圆筒3,吊环吊卡4,凸台5,定位销6,吊耳7。
参见图1,开口式游动滑车,包括主体2,主体2上有连接钢丝绳的滑轮1,主体2下端有钩体。滑轮1在主体2周围由三组围成,围成U形使得中间开口。主体2中间为空腔并且上部有供油管通过的开口,圆筒3嵌在主体2内下部并与主体2空腔相通,圆筒3中间为供油管上下通过的中空孔,圆筒3下部连接吊耳。圆筒3上端有凸台5使得圆筒3嵌在主体2中,圆筒3上有定位销。圆筒3上定位销6使之固定,在对井口的时候由于作业习惯不同可能发生位置上的不同,拔出定位销6可以微调圆筒3,圆筒3上存在吊耳7,吊环吊卡4挂在吊耳7上,吊环的另一端挂吊卡,在工作的时候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本装置吊环吊卡4,在吊环吊卡4的作用下,这样就可以使得修井油管在钩体中自由穿梭,这样就可以完成修井作业。油管的摆放方式为竖直放置。工作人员在二层台上工作并且油管架是竖直放置的,可以减少传统修井机的人员数量,使之效率增加40%左右,整体结构比YG90-0大钩要简单一些。
上面描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各种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化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化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32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合装置及包装盒分离设备
- 下一篇:自走式采摘平台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