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清肺排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71666.1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90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龙玉成;李德能;王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玉成;李德能;王广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16/00;A61M1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黄娟 |
地址: | 562400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内科 清肺 装置 | ||
一种呼吸内科清肺排痰装置,包括储痰筒、集氧筒、负压管、软性吸痰管和输氧管;储痰筒内部储存有水溶液;负压管伸入储痰筒内,抽痰管伸入储痰筒内;软性吸痰管与抽痰管连接,且另一端设有吸痰件;进氧管设置在第二密封件上并延伸入集氧筒内,输氧管设置在第二密封件上并延伸入集氧筒内,且输氧管上设有单向阀;三通管连通输氧管、排气管和第一软管,且排气管上设有单向阀;第二软管的数目为两组并与第一软管连接,且第二软管上设有鼻塞。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各部件的安装和拆卸较为省时省力,有助于对各部件进行清洁和更换,而且能够有效吸出病人喉部的痰液,使用效果好,并且还有助于病人的呼吸,使用舒适性较佳,具有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内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内科清肺排痰装置。
背景技术
清肺排痰装置主要是用来辅助病人排出喉部的痰液,因为患有呼吸病的病人的喉咙内会有痰液,有时依靠病人自身难以将其排出,会造成病人呼吸困难,对病人的生命健康带来威胁;
但现有的呼吸内科清肺排痰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一般包括针筒和吸痰管,针筒与吸痰管连接,拉动针筒使其内部呈负压状态,进而使吸痰管将病人喉部的痰液吸出,操作效率不佳,还不能对痰液进行有效收集和杀菌,操作效果不好,并且在吸痰时会在短时间内造成病人呼吸困难,使用舒适性有待进行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呼吸内科清肺排痰装置,操作简单,各部件的安装和拆卸较为省时省力,有助于对各部件进行清洁和更换,而且能够有效吸出病人喉部的痰液,使用效果好,并且还有助于病人的呼吸,使用舒适性较佳,具有实用性。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呼吸内科清肺排痰装置,包括储痰筒、集氧筒、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负压管、抽痰管、软性吸痰管、进氧管、输氧管、三通管和第二软管;
储痰筒竖直设置,且内部储存有水溶液;紫外线杀菌灯设置在储痰筒内,第一密封件密封储痰筒;负压管设置在第一密封件上并延伸入储痰筒内,负压管的进气口位于水溶液的液面上方;抽痰管设置在第一密封件上并延伸入储痰筒内,且输出口处位于水溶液的液面上方;软性吸痰管与抽痰管连接,且另一端设有吸痰件;吸痰件内部中空,且表面设有吸痰孔;
集氧筒竖直设置,第二密封件密封集氧筒;进氧管设置在第二密封件上并延伸入集氧筒内,输氧管设置在第二密封件上并延伸入集氧筒内,且输氧管上设有单向阀;三通管连通输氧管、排气管和第一软管,且排气管上设有单向阀;第二软管的数目为两组并与第一软管连接,且第二软管上设有鼻塞。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卡槽,储痰筒插入卡槽中,集氧筒插入卡槽中。
优选的,储痰筒和集氧筒的底部分别设有铁片,固定座上设有磁铁,磁铁位于卡槽内并吸附住铁片。
优选的,第一密封件的底部设置带有外螺纹的连接环,储痰筒上对应设有内螺纹,储痰筒与连接环螺纹连接。
优选的,第二密封件的底部设置带有外螺纹的连接环,集氧筒上对应设有内螺纹,集氧筒与连接环螺纹连接。
优选的,软性吸痰管上设置带有内螺纹的连接件,抽痰管上对应设有外螺纹,抽痰管与连接件螺纹连接。
优选的,吸痰件为球状结构,且吸痰件由乳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鼻塞上设有柔软层,且柔软层由乳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还包括气泵;气泵上设有抽气管,抽气管与负压管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氧气罐;氧气罐上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与进氧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玉成;李德能;王广,未经龙玉成;李德能;王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16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