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表面电极及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71098.5 | 申请日: | 2020-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18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肖玉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民康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4 | 分类号: | A61B5/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博士科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63 | 代理人: | 李永锋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丰泽东路106***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表面 电极 及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电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金属表面电极及其装置,其中,所述金属表面电极包括有底片、粘胶片、导电片以及防护套;所述粘胶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片上;所述导电片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粘胶片上;所述防护套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电片的另一端上;所述金属表面电极装置包括有若干个所述的一种金属表面电极,还包括有监控器;所述监控器与所述金属表面电极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底片、粘胶片、导电片以及防护套的组合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钳式硅胶夹因夹持不稳而导致电极与手术器械接触不良的缺陷,达到提高导电片与手术器械接触稳定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电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金属表面电极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神经监测系统是通过监测主机界面盒(连接线)与手术器械不同部位连接形成回路、最后通过手术器械、探针(弱电、脉冲电流)刺激神经(所在区域)获得肌电信号,主机将信号放大记录肌电图和发出警报声。术者使用带监测功能的手术器械对神经进行分离解剖、当带监测功能的手术器械接近或触及神经时主机立即发出报警声和肌电图的改变,术者根据报警声及肌电图的数据改变立即放弃损伤神经的操作、改变操作方式达到保护神经的目的即术中神经功能实时监测。如何固定带监测功能的手术器械成为行业所需解决的问题。
专利《CN201920068826.X神经电极夹》公开了一种神经电极夹,其包括硅胶夹和神经电极,所述神经电极固定在所述硅胶夹内,所述神经电极前端裸露在所述硅胶夹外,所述硅胶夹设置为直接开口钳式结构;还包括线芯和设备连接头,所述线芯一端与所述神经电极连接,所述线芯的另一端与所述设备连接头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神经电极夹采用直接开口钳式结构,可以使用镊子把神经电极夹完全打开,直接夹住喉返神经并实现神经监测和保护,因避免了旋转定位动作而降低了手术中对患者喉返神经的损伤并优化了外科医生的手术操作。上述专利通过硅胶夹和神经电极避免了旋转定位动作而降低了手术中对患者喉返神经的损伤;但是,钳式硅胶夹有明显的夹持不稳、滑脱、不匹配多种形状的手术器械、导电性能不稳定的缺点,影响术者在手术中的操作以及对神经功能的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表面电极及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钳式硅胶夹因夹持不稳而导致电极与手术器械接触不良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表面电极,包括有底片、粘胶片、导电片以及防护套;所述粘胶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片上;所述导电片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粘胶片上;所述防护套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电片的另一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金属表面电极还包括有导线;所述导线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护套上并与所述导电片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先将导线的一端焊接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电片上,将导线的另一端与外部监控设备电性连接,再将防护套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线与导电片的焊接处,通过防护套的防护作用以及导线的电性连接作用,一方面有利于通过导线将导电片与外部监控设备电性连通,减少因导电片直接与外部监控设备电性连接而出现使用不便的缺陷,且有利于防止所述导线与导电片的焊接处断裂而导致神经电波检测效果不佳的缺陷,另一方面有利于防止外部干扰,提升所述导线与导电片的焊接处的电性连接稳定性,提高导电片与手术器械接触的稳定性,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钳式硅胶夹因夹持不稳而导致电极与手术器械接触不良的缺陷,达到提高导电片与手术器械接触稳定性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民康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民康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10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原料混合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机颜料生产用的研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