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临床针灸护理用定位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71076.9 | 申请日: | 2020-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90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英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艳 |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3 | 代理人: | 刘青宜 |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临床 针灸 护理 定位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临床针灸护理用定位器,包括储针筒,储针筒的正面开设有投入槽,储针筒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内部插接有定位杆,定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指环,定位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针夹,定位杆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储针筒的中部开设有导向槽,储针筒上表面的中部插接有推杆,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块,储针筒的下表面螺纹连接有定位塞。该中医临床针灸护理用定位器,通过定位杆、指环、第一复位弹簧和针夹的设置,通过定位塞、海绵垫、下针孔和消毒棉的设置,下针孔定位穴道时,海绵垫可以减缓压力,消毒棉可以对针进行消毒,避免细菌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定位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临床针灸护理用定位器。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疾病的目的。
针灸时需要一只手拿着针柄,另一只手固定针体,这样比较麻烦,而且如果手部有细菌,容易引发细菌感染,后果比较严重,虽然目前有针灸定位装置,但是在定位时通过小孔不容易定位准确,进针的深浅度不易控制,往往误伤了正常组织或针刺不到位,从而影响了疗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临床针灸护理用定位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医临床针灸护理用定位器,包括储针筒,所述储针筒的正面开设有投入槽,所述储针筒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部插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指环,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针夹,所述定位杆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储针筒的中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储针筒上表面的中部插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块,所述储针筒的下表面螺纹连接有定位塞。
可选的,所述推杆表面的一侧套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推杆表面的另一侧设置有刻度线。
可选的,所述推板的材质为塑料,所述推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方便人员推动的防滑纹。
可选的,所述储针筒内侧壁的底部开设有螺纹,所述螺纹的螺距为2mm,所述定位塞的表面开设有与储针筒相匹配的螺纹。
可选的,所述定位塞的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消毒棉。
可选的,所述定位塞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所述定位塞下表面的中心开设有下针孔。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艳,未经英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10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原料加工用的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坯布扫毛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