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囊式可加药型止血贴膜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68335.2 | 申请日: | 2020-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6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蓉;王玉芳;林燕芳;陈凌;林佳丽;陈克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春蓉 |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B1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秦丽 |
| 地址: | 350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式可加药型 止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囊式可加药型止血贴膜,包括贴膜本体,所述贴膜本体包括防水膜层、气囊层、医用消毒海绵层,所述防水膜层、气囊层、医用消毒海绵层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气囊层设有充气管;所述医用消毒海绵层设有输药管;所述输药管上设有封闭式的单向阀;所述充气管上设有充气阀。本实用新型包括了气囊层和医用消毒海绵层,通过充气管对气囊层注入气体;通过输药管对医用消毒海绵层加入药物,可及时解决在PICC/PORT置管后穿刺点渗血;也可针对性注入因不同止血所需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囊式可加药型止血贴膜。
背景技术
近年来,经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或输液港(PORT)因其创伤小、易操作、保留时间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科患者,置管后,穿刺点多采用指压穿刺点止血或纱布包扎穿刺点止血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对于指压穿刺点止血方式,由于患者缺乏相关知识,经常出现按压手法不准确或力度不到位,或因疲劳等原因,使得按压时间太短,造成穿刺点血液渗出,出现皮下红肿、瘀青、紫癜等问题;对于纱布包扎穿刺点止血方式,由于松紧度不易掌控,包扎后松紧度无法调节,过松过紧的情况都需要打开后重新包扎,操作费时费力,不规范。而肿瘤患者大部分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低等特点,导致PICC/PORT置管后穿刺点渗血情况严重,需要局部使用止血药物。因此,亟需一种既能为穿刺点止血,又能为穿刺点加药的止血贴膜。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囊式可加药型止血贴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囊式可加药型止血贴膜,包括贴膜本体,所述贴膜本体包括防水膜层、气囊层、医用消毒海绵层,所述防水膜层、气囊层、医用消毒海绵层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气囊层设有充气管;所述医用消毒海绵层设有输药管。
所述输药管上设有封闭式的单向阀。
所述充气管上设有充气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包括了气囊层和医用消毒海绵层,通过充气管对气囊层注入气体;通过输药管对医用消毒海绵层加入药物,可及时解决在PICC/PORT置管后穿刺点渗血;也可针对性注入因不同止血所需的药物。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的A-A剖面图。
其中,1—防水膜层;2—气囊层;3—医用消毒海绵层;2-1—充气管;2-2—充气阀;3-1—输药管;3-2—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贴膜本体,所述贴膜本体包括防水膜层1、气囊层2、医用消毒海绵层3,所述防水膜层1、气囊层2、医用消毒海绵层3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气囊层2设有充气管2-1;所述医用消毒海绵层3设有输药管3-1。
所述输药管3-1上设有封闭式的单向阀3-2;所述充气管2-1上设有充气阀2-2。
所述的气囊层2可通过充气管2-1充入气体,加压于穿刺点处,代替人工指压,不易移位,可控力度,定点到位。充气管2-1采用可充气的压力阀,需使用空针筒乳头压迫压力阀注入气体,撤除针筒时,压力阀回弹,堵住管口,防止气体泄漏。气囊层2的压力可通过注入的气体量进行调节。当使用空针筒对接压力阀注入气体时,压力增大,当使用空针筒对接压力阀抽取气体时,压力减小。
所述的输药管3-1,可加入止血药物,针对于不同出血机制导致的渗血,个体化及个性化给予止血药物。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春蓉,未经陈春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83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术后康复的泌尿外科冲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普外科用消毒护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