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防止漏气传感器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67393.3 | 申请日: | 2020-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4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伟;杨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品能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11/30 | 分类号: | G01D1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防止 漏气 传感器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止漏气传感器支架。包括传感器支架本体、若干传感器引脚线以及背部顶针孔,所述传感器支架本体包括基座、设置基座四周的围挡部,所述基座内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四周设置有凸台,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传感器和注塑配合区域,所述围挡部与所述基座之间铺设有若干传感器引脚线,所述若干传感器引脚线的头部与凸台贴合设置,且若干传感器引脚线头部中间处均设置有塑胶工艺孔,所述传感器引脚线的尾部为倾斜的尖角设置,所述传感器引脚线长短不一的设置在所述围挡部与所述基座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解决后工段在侧视压力的时候产生漏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止漏气传感器支架。
背景技术
传感器支架中心是功能区域,使用过程中需要焊线、折弯、因在注塑后跟冲压框架配合不好,导致后工段在侧视压力的时候产生漏气,从而导致产品直接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防止漏气传感器支架,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防止漏气传感器支架,包括传感器支架本体、若干传感器引脚线以及背部顶针孔,所述传感器支架本体包括基座、设置基座四周的围挡部,所述基座内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四周设置有凸台,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传感器和注塑配合区域,所述围挡部与所述基座之间铺设有若干传感器引脚线,所述若干传感器引脚线的头部与凸台贴合设置,且若干传感器引脚线头部中间处均设置有塑胶工艺孔,所述传感器引脚线的尾部为倾斜的尖角设置,所述传感器引脚线长短不一的设置在所述围挡部与所述基座之间。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和注塑配合区域对角设置有一对顶针孔。
优选的,所述塑胶工艺孔的大小占所述传感器引脚线头部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三。
优选的,传感器支架本体为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引脚线为四根,且上下均匀的设置在传感器支架本体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变注塑工艺孔与传感器支架本体之间的配合间隙、改变注塑工艺孔的位置以及传感器引脚线的根部的斜度,来提高封胶后的密封性,从而解决后工段在测试压力的时候产生漏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止漏气传感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止漏气传感器支架的侧视图;
图中:1、传感器支架本体;11、基座;12、围挡部;13、凹槽;14、凸台;2、若干传感器引脚线;3、背部顶针孔;4、传感器和注塑配合区域;21、塑胶工艺孔;41、顶针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案例是一种新型防止漏气传感器支架,包括传感器支架本体1、若干传感器引脚线2以及背部顶针孔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品能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品能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73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成本的集成电路支架结构
- 下一篇:芯片防偏移的集成电路支架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