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油螺栓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66480.7 | 申请日: | 2020-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1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F16B35/00 | 分类号: | F16B35/00;F01M11/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朱荣 |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油螺栓,安装于发动机油底壳上,包括:螺柱、螺帽。所述螺柱上下部为柱体,中间为紧固部,内部为油道孔,所述螺柱上部开有出油口,该出油口与油道孔相通,所述螺柱上部和下部分别具有上螺纹和下螺纹,上螺纹与油底壳放油孔内螺纹相配合。所述螺帽内部有内螺纹,且通过螺纹紧固在螺柱的上部,与螺柱上螺纹配合,完全紧固到位后可堵住出油口。螺帽顶部具有磁性,可吸附排油过程中冲入油道孔的金属粉末或者磨屑,避免杂质进一步循环损伤机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可直接操作螺帽将油放出,不仅操作方便,无需工具,可控制出油的方向、流量、时机,还避免了油液污染及烫伤的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油螺栓,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栓。
背景技术
机油是保障发动机旋转元件正常稳定工作的重要物质,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机油温度较高,各元件之间摩擦产生的磨屑混入机油,导致机油污染变质,需要定期进行更换。螺栓作为最常见的紧固元件被应用于各种领域,放油螺栓由头部和螺杆两部分组成,安装在发动机油底壳底部,用于控制油底壳机油的存储和排放。现有的放油方式是将螺栓从油底壳慢慢旋出,在取下螺栓的瞬间,高温的机油飞溅,容易烫伤操作者,且产生污染。
目前,申请号CN201720325340、CN201720325356公开的放油螺栓技术方案,可调节出油时间和油口方向,能有效防止放油时喷射的油液污染操作人员,但需要专用工具,操作步骤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放油螺栓,安装于发动机油底壳上。该方案既能控制出油方向和时机,也便于维保人员操作,无需复杂工具。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方案为:一种放油螺栓,安装于发动机油底壳上,包括:螺柱、螺帽。所述螺柱上下部为柱体,中间为紧固部,内部为油道孔,所述螺柱上部开有出油口,该出油口与油道孔相通,所述螺柱上部和下部分别具有上螺纹和下螺纹,上螺纹与油底壳放油孔内螺纹相配合。所述螺帽内部有内螺纹,且通过螺纹紧固在螺柱的上部,与螺柱上螺纹配合,完全紧固到位后可堵住出油口。螺帽顶部具有磁性,可吸附排油过程中冲入油道孔的金属粉末或者磨屑,避免杂质进一步循环损伤机体。
优选地,所述上螺纹和下螺纹螺纹旋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紧固部为外六角形,可通过套筒或者开口扳手等工具进行紧固。
优选地,所述螺帽为圆柱形,且圆柱周缘具有防滑纹理,方便操作人员徒手将该螺帽直接旋紧旋离螺柱上部。
优选地,所述螺帽为外六角形或者其他常规形状,可通过扳手或者套筒等工具旋紧在螺柱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在放油过程中,可直接操作螺帽将油放出,不仅操作方便,无需工具,可控制出油的方向、流量、时机,避免了油液污染及烫伤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柱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帽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螺柱;2、螺帽;11、紧固部;12、下螺纹;13、上螺纹;14、油道孔;15、出油口;21、防滑纹理;22、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未经台州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64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财会管理用可防止报表错夹的档案夹
- 下一篇:一种一二次融合箱式开闭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