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合密实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64973.7 | 申请日: | 2020-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7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葛欣;王博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耐锐宝超硬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B22F3/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企知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20 | 代理人: | 陈超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刚石压合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压合密实机。包括上模具、下模具、上模芯、下模芯和升降板。在下模具上设置有下模体,在下模体内安装有下模芯,在下模芯的底部连接有驱动电机,在下模芯内设置有待加工环形凹槽。在下模具的上方对应位置设置有上模具,在上模具内设置有上模体,在上模体内固定安装有上模芯,在上模芯上设置有环形通孔,在环形通孔内活动安装有升降板。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模芯、下模芯、升降板和驱动气缸的设置,使该装置能够自动填料,实现了装置自动化,保证了金属粉末涂抹的均匀性,提高了产品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刚石压合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合密实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金刚石压合装置不仅结构复杂,功能单一,而且无法在装置上设置自动上料结构,往往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来添加金属粉末,导致人工添加的金属粉末出现抹涂不均匀,不仅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降低了工作效率,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合密实机,通过上模芯、下模芯、升降板和驱动气缸的设置,使该装置能够自动填料,实现了装置自动化,保证了金属粉末涂抹的均匀性,提高了产品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压合密实机,包括上模具、下模具、上模芯、下模芯和升降板;在所述下模具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下模体,在所述下模体内活动安装有所述下模芯,在所述下模芯的底部连接有驱动电机,在所述下模芯内设置有待加工环形凹槽:在所述下模具的上方对应位置设置有所述上模具,在所述上模具内设置有上模体,在所述上模体内固定安装有所述上模芯,在所述上模芯上设置有贯穿所述上模芯厚度方向的环形通孔,在所述环形通孔内活动安装有所述升降板,在所述升降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环形通孔配合的环形凸块;在所述上模体内设置有用于添加物料的容置腔,所述升降板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在所述升降板的顶部竖直连接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位于所述上模具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模芯的顶部边缘处呈倾斜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通过导向柱进行连接,所述导向柱为四个,分别位于所述下模具的边角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弹簧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下模芯上设置有所述定位凹槽,在所述上模芯上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与所述定位凹槽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上模具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模芯、下模芯、升降板和驱动气缸的设置,使该装置能够自动填料,实现了装置自动化,保证了金属粉末涂抹的均匀性,提高了产品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导向柱 2-上模芯 3-上模具 4-上模体
5-驱动气缸 6-进料口 7-升降板 8-环形凸块
9-弹簧座 10-待加工环形凹槽 11-下模芯 12-下模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耐锐宝超硬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耐锐宝超硬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49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