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水充电接口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63908.2 | 申请日: | 2020-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0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宋玲;张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B60L5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泽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01 | 代理人: | 张艳萍;王晓红 |
| 地址: | 40112***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防水 充电 接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水充电接口,包括框体,所述框体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通气管,所述框体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在通气管上,所述密封圈一侧外壁开设有两个凹槽,且两个凹槽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U型结构的固定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圈,能够实现对其内部充气的方式使得密封圈膨胀,进而能够使得框体和盖体连接更加紧密,从而能够提高装置的密封性,使得新能源汽车在使用时更加安全,通过设置固定架和连接块,能够实现盖体的开启和关闭,使得两者之间的缝隙减小,进而能够提高装置的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水充电接口。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在使用时需要对其充电来保持动力来源,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的密封性能较差,可能会存在充电时进水的现象,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水充电接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水充电接口,包括框体,所述框体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通气管,所述框体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在通气管上,所述密封圈一侧外壁开设有两个凹槽,且两个凹槽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U型结构的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内壁分别通过轴承固定有两个连接块,所述框体一侧外壁通过合页铰链固定有盖体,所述盖体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橡胶圈,两个所述连接块一侧外壁连接在橡胶圈外壁上,所述盖体一侧外壁通过轴承固定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外壳。
优选的,所述外壳一侧外壁通过轴承固定有锁扣。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壁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内壁通过轴承固定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壁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一端通过轴承固定有调节把手。
优选的,所述加压泵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加压泵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新能源汽车防水充电接口,通过设置密封圈,能够实现对其内部充气的方式使得密封圈膨胀,进而能够使得框体和盖体连接更加紧密,从而能够提高装置的密封性,使得新能源汽车在使用时更加安全,通过设置固定架和连接块,能够实现盖体的开启和关闭,使得两者之间的缝隙减小,进而能够提高装置的密封性,通过设置调节机构,能够对锁扣进行旋转达到对盖体和框体进行连接的目的,同时通过调节连接杆的伸长长度,实现对装置的连接进行调节的目的,进而有效的提高装置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水充电接口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水充电接口的盖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水充电接口的调节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未经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39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讯设备天线
- 下一篇:电芯的温度采集结构以及动力电池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