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包裹式标本采集防护服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63520.2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2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殷艳玲;赵辉;李金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3/12 | 分类号: | A41D13/12;A41D27/00;A41D27/20;A41F15/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冉昕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裹 标本 采集 防护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包裹式标本采集防护服,包括一体式防护衣,增强镜、两个肩带、两个袖口锁紧弹性绳、储物兜、腰部锁紧弹性绳、头部固定绳和粘条,本防护服结构简单,穿戴方便,防护性好,可全方位保护医护人员头面部、颈部、胸腹部及双上肢,大大降低医护人员因标本采集引发被感染的几率,在医护人员短缺的情况下,可有效的减少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和时间,节约防护服用量,也可用于医护人员其他操作,制造成本低,便于生产,适合广泛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包裹式标本采集防护服。
背景技术
病毒一直侵蚀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诊断,需采集口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或基因测序,标本采集过程中,患者会因咽部刺激引起恶心、咳嗽,大量病毒随飞沫直接喷溅,极易造成医护人员的感染,现有医疗物资短缺,医护人员也控制医疗用品用量,医生更换防护服费时费力,增强了劳动强度和时间,增加了被感染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医护人员采集口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或基因测序,标本采集过程中,患者会因咽部刺激引起恶心、咳嗽,大量病毒随飞沫直接喷溅,极易造成医护人员的感染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前包裹式标本采集防护服。
一种前包裹式标本采集防护服,包括一体式防护衣,增强镜、两个肩带、两个袖口锁紧弹性绳、储物兜、腰部锁紧弹性绳、头部固定绳和粘条,一体式防护衣头部后端为敞开式,头部固定绳绕设在一体式防护衣头部后端,一体式防护衣后端具有开口,增强镜设置在一体式防护衣上部,两个肩带分别设置在一体式防护衣肩膀处,两个袖口锁紧弹性绳分别设置在一体式防护衣两端的袖口处,储物兜设置在一体式防护衣前端,一体式防护衣的开口上具有粘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和过程:
使用时,医护人员现将一体式防护衣的开口上的粘条打开,然后将本防护服穿上,并分别用袖口锁紧弹性绳将袖口锁紧,再通过腰部锁紧弹性绳将一体式防护衣下端锁紧,头部固定绳把一体式防护衣头部后端锁紧,然后对患者进行病毒采样,取样完成后,将拭子放到指定位置,然后分别打开袖口锁紧弹性绳、腰部锁紧弹性绳和头部固定绳,打开粘条,双手分别用力拉动相对应的肩带,脱下本防护服,并放到指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防护服结构简单,穿戴方便,防护性好,可全方位保护医护人员头面部、颈部、胸腹部及双上肢,大大降低医护人员因标本采集引发被感染的几率,在医护人员短缺的情况下,可有效的减少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和时间,节约防护服用量,也可用于医护人员其他操作,制造成本低,便于生产,适合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部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后部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前包裹式标本采集防护服,包括一体式防护衣1,增强镜2、两个肩带3、两个袖口锁紧弹性绳4,储物兜5、腰部锁紧弹性绳6、头部固定绳7和粘条8,一体式防护衣1头部后端为敞开式,头部固定绳7绕设在一体式防护衣1头部后端,一体式防护衣1后端具有开口11,增强镜2设置在一体式防护衣1上部,两个肩带3分别设置在一体式防护衣1肩膀处,两个袖口锁紧弹性绳4分别设置在一体式防护衣1两端的袖口处,储物兜5设置在一体式防护衣1前端,一体式防护衣1的开口11上具有粘条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和过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使用时,医护人员现将一体式防护衣1的开口11上的粘条8打开,然后将本防护服穿上,并分别用袖口锁紧弹性绳4将袖口锁紧,再通过腰部锁紧弹性绳6将一体式防护衣1下端锁紧,头部固定绳7把一体式防护衣1头部后端锁紧,然后对患者进行病毒采样,取样完成后,将拭子放到指定位置,然后分别打开袖口锁紧弹性绳4、腰部锁紧弹性绳6和头部固定绳7,打开粘条8,双手分别用力拉动相对应的肩带3,脱下本防护服,并放到指定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35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儿骨科牵引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颅内术后康复用头部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