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病毒采样的防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63496.2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2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赵辉;李金秋;仲崇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冉昕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病毒 采样 防护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病毒采样的防护罩,包括护罩主体,所述护罩主体上设置有左侧操作孔、右侧操作孔、肩部卡槽和后端开口,所述肩部卡槽对称设置在护罩主体左右两侧,所述左侧操作孔和右侧操作孔的孔径可以通过成年人的手掌,所述肩部卡槽与肩部随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便于生产,适合广泛使用,能有效的对采样时的医护人员进行保护,可以避免患者的飞沫直接喷至医护人员的面部,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医护人员,使医护人员可以更好的为疾病控制和治疗做出贡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病毒采样的防护罩。
背景技术
病毒是引发人体疾病的原因之一,人体的很多疾病都是由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例如新型冠状病毒,病毒大部分具有传播性,因此对患者进行筛查对患者实施隔离治疗是疾病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对疑似患者进行筛查时,医护人员需要采集患者的上呼吸道标本进行检测,从而确定患者是否被病毒感染,然而在医护人员采集的过程中,病毒可以通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近距离接触、患者的飞沫将病毒传染给医护人员,在疾病的治疗和控制过程中,医护人员是最宝贵的资源,因此为了更好的对医护人员进行保护,降低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我们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病毒采样的防护罩,可以避免患者的飞沫直接喷至医护人员的面部,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医护人员,使医护人员可以更好的为疾病控制和治疗做出贡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应用于病毒采样的防护罩。
一种应用于病毒采样的防护罩,包括护罩主体,所述护罩主体上设置有左侧操作孔、右侧操作孔、肩部卡槽和后端开口;
所述肩部卡槽对称设置在护罩主体左右两侧;
所述左侧操作孔和右侧操作孔的孔径可以通过成年人的手掌;
所述肩部卡槽与肩部随型;
具体的,护罩主体为透明塑料材质,左侧操作孔和右侧操作孔的作用为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取样提供操作窗口,后端开口方便家长对儿童的头部进行控制,配合医护人员对儿童进行取样,因为儿童由于年纪较小,在医护人员进行取样时,有可能发生不配合的情况,后端开口的设置方便了家长在后部对儿童头部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使用时,当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采样时,取出本护罩,由上至下套入患者头部,将左右两侧的肩部卡槽卡进患者的肩头,护照主体被肩部卡槽固定,医护人员通过左侧操作孔和右侧操作孔将双手伸入护罩主体内部对患者进行取样,取样之后摘下护罩放入指定的收集装置中,最后统一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便于生产,适合广泛使用,能有效的对采样时的医护人员进行保护,可以避免患者的飞沫直接喷至医护人员的面部,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医护人员,使医护人员可以更好的为疾病控制和治疗做出贡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种应用于病毒采样的防护罩,包括护罩主体1,所述护罩主体1上设置有左侧操作孔2、右侧操作孔3、肩部卡槽4和后端开口5;
所述肩部卡槽4对称设置在护罩主体1左右两侧;
所述左侧操作孔2和右侧操作孔3的孔径可以通过成年人的手掌;
所述肩部卡槽4与肩部随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34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噪音污染用方便安装的隔音屏
- 下一篇:一种小儿骨科牵引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