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兼顾负压吸引与神经监测的电刀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63009.2 | 申请日: | 2020-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2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崔朴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超 |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周勇 |
| 地址: | 672104 云南省大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顾 吸引 神经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兼顾负压吸引与神经监测的电刀,包括刀柄外壳,刀柄外壳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管,第一固定管的端部设有监测探头,第一固定管内活动连接有电刀组件,第一固定管的正下方水平设有抽气管,刀柄外壳的顶部且靠近另一端的位置设有两个相同尺寸的凝切按键,刀柄外壳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管,第二固定管内设有电刀导线、监测导线和第一软管。该兼顾负压吸引与神经监测的电刀,通过电刀组件和刀柄外壳的滑动连接,可以使电刀刀头能够伸缩,从而实现监测探头对神经的监测,通过抽气管可以将手术中产生的烟气吸走,从而避免烟气对患者切割部分造成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兼顾负压吸引与神经监测的电刀。
背景技术
电刀是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点外科器械,通过高频高压电流与机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实现对机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同时能使伤口边自动消毒,但是在切割过程中会产生烟气,烟气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交叉感染,而且在神经较多的位置进行手术时可能会损伤神经,现有的电刀缺少保护和检测功能,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兼顾负压吸引与神经监测的电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负压吸引与神经监测的电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电刀缺少保护和检测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兼顾负压吸引与神经监测的电刀,包括刀柄外壳,所述刀柄外壳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的端部设有监测探头,所述监测探头的主体为针状结构,且所述监测探头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监测探头的尖端为球状结构,所述监测探头内活动连接有电刀组件,所述电刀组件包括刀头,所述刀头的圆周外壁且位于顶部边缘的位置粘接有绝缘管套,所述绝缘管套的圆周外壁水平设有矩形滑块,所述矩形滑块的侧面且位于端部边缘的位置设有对称分布的固定块,所述矩形滑块的端部竖直设有推块,所述第一固定管的正下方水平设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刀柄外壳的端部,所述刀柄外壳的前侧且靠近端部的位置开设有矩形滑槽,所述刀柄外壳的顶部且靠近另一端的位置设有两个相同尺寸的凝切按键,所述刀柄外壳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二固定管内设有电刀导线、监测导线和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的端部设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软管。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外表面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设有橡胶块。
优选的,所述推块的内侧与所述刀柄外壳的外侧贴合,所述橡胶块的表面与所述矩形滑槽内壁的侧面贴合,所述电刀组件与所述刀柄外壳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刀导线的端部穿过所述刀柄外壳的内部且与所述刀头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监测导线的端部穿过所述刀柄外壳的内部且与所述监测探头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软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刀柄外壳的内部且与所述抽气管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兼顾负压吸引与神经监测的电刀,通过电刀组件和刀柄外壳的滑动连接,可以使电刀刀头能够伸缩,从而实现监测探头对神经的监测,通过抽气管可以将手术中产生的烟气吸走,从而避免烟气对患者切割部分造成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刀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超,未经陈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30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对焦用透镜驱动装置、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穴盘育苗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