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天然气用密封封隔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62394.9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7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丰侨;毛振兴;孙爽;上官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采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27 | 分类号: | E21B33/127;E21B33/129 |
代理公司: | 合肥华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0 | 代理人: | 杨春女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气 密封 封隔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天然气用密封封隔器,涉及油气田用井下工具技术领域,包括上接头、膨胀管、下接头、内螺纹、外螺纹、辅助套、柔性限位条、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柔性限位条外壁两侧对称设有若干个柔性球,第一限位槽内壁设有与柔性球相匹配的第一半球形槽,第二限位槽内壁设有与柔性球相匹配的第二半球形槽。本实用新型可在螺纹连接组装的基础上进行纵向柔性限位,可避免转动封隔器时,各组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加强各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可有效避免各组件之间发生松脱,保证密封封隔器的正常使用,柔性球随着柔性限位条进入第一半球形槽和第二半球形槽,可保证柔性限位条的限位效果,装置稳定性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用井下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注天然气用密封封隔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通常使用封隔器选择性的将管柱和井壁所形成的环形空间封隔,从而实现按层段进行作业或控制,由于其具有施工工序少、卡封位置准确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油气井完井改造中。封隔器是指具有弹性密封元件,并借此封隔各种尺寸管柱与井眼之间以及管柱之间环形空间,并隔绝产层,以控制产(注)液,保护套管的井下工具。
现有的注天然气用密封封隔器,不同组件之间大多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密封封隔器使用时经常需要进行转动操作,不同组件的连接处容易松脱,影响密封封隔器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注天然气用密封封隔器,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加强不同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保证密封封隔器的正常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天然气用密封封隔器,包括上接头、膨胀管和下接头,所述上接头和所述下接头内壁均设有内螺纹,所述膨胀管两端外壁均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膨胀管两端于所述外螺纹外侧对称套设有活动连接的辅助套,所述辅助套外壁靠近所述外螺纹一侧设有若干个柔性限位条,所述膨胀管外壁设有与所述柔性限位条相匹配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穿过所述外螺纹,所述上接头和所述下接头内壁均设有与所述柔性限位条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穿过所述内螺纹,所述柔性限位条外壁两侧对称设有若干个柔性球,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壁设有与所述柔性球相匹配的第一半球形槽,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壁设有与所述柔性球相匹配的第二半球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注天然气用密封封隔器,将上接头和下接头分别安装在膨胀管两端,将上接头和下接头拧紧之后,将辅助套向远离膨胀管一侧推动,柔性限位条进入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侧,可实现对膨胀管与上接头和下接头的连接处进行柔性限位,在螺纹连接组装的基础上进行纵向柔性限位,可避免转动封隔器时,各组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加强各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可有效避免各组件之间发生松脱,保证密封封隔器的正常使用,柔性限位条插入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侧时,柔性球随着柔性限位条进入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侧的第一半球形槽和第二半球形槽,可加强柔性限位条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连接效果,保证柔性限位条的限位效果,装置稳定性更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膨胀管外壁中心套设有若干个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用于对膨胀管外部进行密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膨胀管外壁于所述橡胶密封圈两侧对称设有开口弹性卡瓦,膨胀管膨胀过程中,撑开开口弹性卡瓦,开口弹性卡瓦咬入套管或地层实现锚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厚度均小于所述柔性限位条的厚度,保证柔性限位条可同时进入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长度,保证柔性限位条可在第二限位槽内侧滑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厚度均小于所述柔性球的直径,保证柔性球可同时进入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采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科采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23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空间X型机构的重载铁路轨道振动能量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刺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