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汽凝结水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61183.3 | 申请日: | 2020-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2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华;王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能安恒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2D11/06 | 分类号: | F22D11/06 |
| 代理公司: | 青岛科通知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3 | 代理人: | 雷丽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凝结水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蒸汽凝结水余热回收装置,通过在在溴化锂热泵凝结水箱排水阀后,通过第二流液通道增设一个故障凝结水箱及高温凝结水泵,并对应增加水泵变频装置和电动调节阀以及自控系统。该装置的应用不仅可以解决热泵因凝结水液位过高造成的设备非正常运行,还可以实现蒸汽高温凝结水的热量回收利用,避免了因热泵凝结水箱水位过高造成的装置异常,导致采用人工排出未被回收的蒸汽凝结水,热量回收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凝结水余热回收装置,属于蒸汽凝结水余热回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余热回收行业,有大量的蒸汽驱动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应用。该设备利用蒸汽加热发生器中的溴化锂溶液,换热完成后,蒸汽冷凝成凝结水进入设备自身的凝结水箱,后经凝水水泵和热量表排至锅炉凝结水水箱。但是,由于凝结水温度较高,热泵运行期间,经常存在水泵因汽蚀故障、凝结水调节阀故障、外部驱动蒸汽压力过低,造成热泵自身凝结水箱液位高位报警,为保证热泵正常运行,高温凝结水需手动外排至机房地沟,造成热量的大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凝结水余热回收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高温凝结水不能有效回收的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凝集水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热泵凝结水箱、故障凝结水箱、热量表、锅炉凝结水箱和控制柜;所述热泵凝结水箱和所述故障凝结水箱分别通过第一流液管路连接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用于监测所述热泵凝结水箱内的液位高度;所述热泵凝结水箱通过第二流液管路与所述故障凝结水箱连通,所述第二流液管路上设置有电动调节阀;所述热泵凝结水箱和所述故障凝结水箱通过第三流液管路依次与所述热量表和所述锅炉凝结水箱连通,所述热泵凝结水箱和所述故障凝结水箱与所述热量表之间各自设有凝结水泵;所述锅炉凝结水箱用于对所述凝结水回收;所述控制柜控制连接于所述凝结水泵、所述凝结水泵和所述液位计。
优选地,所述热泵凝结水箱的布置高度高于所述故障凝结水箱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液位计沿着所述热泵凝结水箱和所述故障凝结水箱的高度方向布置。
优选地,所述热泵凝结水箱底部和顶部分别通过第一流液管路与所述液位计连通;所述故障凝结水箱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流液管路与所述液位计连通。
优选地,所述凝结水泵通过水泵变频装置连接于所述控制柜。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凝结水余热回收装置,通过在在溴化锂热泵凝结水箱排水阀后,通过第二流液通道增设一个故障凝结水箱及高温凝结水泵,并对应增加水泵变频装置和电动调节阀以及自控系统。当液位计检测到热泵出现因热泵凝结水箱过高时,将第一信号传输至控制柜,控制柜控制热泵凝结水箱排水电动调节阀打开,凝结水进入故障凝结水箱,当故障凝结水箱液位达到设定液位时,液位计将第二信号传输至控制柜,控制柜控制启动凝结水泵,将故障凝结水箱中的凝结水排入锅炉凝结水箱主管道热量表前,将凝结水回收。当热泵凝结水箱液位正常时,液位计将第三控制信号传输至控制柜,控制柜控制凝结水泵关闭,进而控制热泵凝结水箱排水电动调节阀关闭,凝结水余热回收装置停止工作。该装置的应用不仅可以解决热泵因凝结水液位过高造成的设备非正常运行,还可以实现蒸汽高温凝结水的热量回收利用,避免了因热泵凝结水箱水位过高造成的装置异常,导致采用人工排出未被回收的蒸汽凝结水,热量回收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将以示例以及非限制性的方式对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汽凝结水余热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能安恒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能安恒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11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