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取芯的双向循环管道式复合出渣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58892.6 | 申请日: | 2020-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8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香;文中保;章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9/10 | 分类号: | E21D9/10;E21D9/12 |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刘伊旸;周晓艳 |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双向 循环 管道 复合 系统 | ||
1.一种用于取芯的双向循环管道式复合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1)以及可活动设置于所述外套管(1)中的正循环气动潜孔锤(2),所述正循环气动潜孔锤(2)在动力源驱动下旋转且锤头一端相对于所述外套管(1)向掘进方向伸出,以实现对岩层的钻孔作业;
在所述正循环气动潜孔锤(2)中设有用于输送岩芯的取芯通道(3),在所述正循环气动潜孔锤(2)和外套管(1)之间设有排渣通道(4)、密封装置(5)和反循环出渣通道(6),所述排渣通道(4)连通锤头作业区并用于输送岩渣,所述密封装置(5)环向设置且用于实现正循环气动潜孔锤(2)和外套管(1)之间的径向密封,进而将正循环式出渣转换为反循环式出渣,所述反循环出渣通道(6)的一端连通出渣口而另一端穿过密封装置(5)连通排渣通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循环管道式复合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循环气动潜孔锤(2)包括首尾连接的潜孔锤本体(21)和钻杆(22),所述排渣通道(4)设置于潜孔锤本体(21)和外套管(1)之间,所述密封装置(5)设置于排渣通道(4)内且位于远离锤头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循环管道式复合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循环气动潜孔锤(2)包括首尾连接的潜孔锤本体(21)和钻杆(22),所述排渣通道(4)设置于潜孔锤本体(21)和外套管(1)之间,所述密封装置(5)设置于钻杆(22)和外套管(1)之间,位于所述密封装置(5)和排渣通道(4)间的密闭腔体为正反循环交互窗口(7),所述正反循环交互窗口(7)连通排渣通道(4)和反循环出渣通道(6)。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向循环管道式复合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5)包括唇形密封圈、矩形密封圈和球铰密封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循环管道式复合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出渣口位置处或与反循环出渣通道(6)连通的负压发生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循环管道式复合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潜孔锤本体(21)、钻杆(22)和取芯通道(3)均为同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循环管道式复合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通道(4)具体为潜孔锤本体(21)和外套管(1)之间形成的环形腔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循环管道式复合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循环出渣通道(6)具体为至少一个与所述取芯通道(3)同方向设置的管道;多个所述管道间隔均匀地环向分布于所述钻杆(22)周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88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铸造用抛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空调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