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肝胆外科临床中取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58643.7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4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董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科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肝胆 外科 临床 中取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肝胆外科临床中取石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开设有相对称的滑槽,每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卡接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所述套筒的内部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和底面分别与两个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该肝胆外科临床中取石装置,通过设有螺纹杆和螺纹管可以推动连接板进行移动,通过设有连接杆可以在推把进行移动时,推动夹板进行移动,通过设有定位钉和凹槽可以使夹板的左端在进行移动的过程中相互靠近,实现将结石进行夹取,解决了使用取石钳,会由于取石钳在进行取石时会进行打开,导致取石钳的钳口处体型增大,以至于移出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肝胆外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肝胆外科临床中取石装置。
背景技术
肝胆外科主要研究肝细胞癌、肝胆管结石、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所致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的重大疾病,国内的肝胆外科结合国人的肝胆疾病特点,在肝细胞癌、肝胆管结石病以及损伤性胆管狭窄等的外科治疗方面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其中肝胆结石是较为常见的病,在对肝胆结石进行治疗时,经常会使用到取石装置进行取出结石,但是现阶段在微创手术进行取石时,经常会使用取石钳,但是由于取石钳在进行取石时会进行打开,导致取石钳的钳口处体型增大,以至于移出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肝胆外科临床中取石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肝胆外科临床中取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肝胆外科临床中取石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开设有相对称的滑槽,每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卡接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所述套筒的内部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和底面分别与两个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固定镶嵌有轴承,所述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套筒的右侧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左端贯穿螺纹管并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与螺纹管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两个第一销轴固定铰接有两个连接杆,每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放置有夹板,每个所述夹板的正面均开设有凹槽,每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放置有两个定位杆,每个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均与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板的右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二销轴与两个连接杆的左端固定铰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放置有定位块,两个所述定位块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右侧放置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的左侧面与螺纹杆的右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位于套筒外表面的右侧。
优选的,每个所述连接杆的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每个所述弹簧的右端均与连接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筒左端的边角进行倒圆。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有螺纹杆和螺纹管可以推动连接板进行移动,通过设有连接杆可以在推把进行移动时,推动夹板进行移动,通过设有定位钉和凹槽可以使夹板的左端在进行移动的过程中相互靠近,实现将结石进行夹取,解决了使用取石钳,会由于取石钳在进行取石时会进行打开,导致取石钳的钳口处体型增大,以至于移出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问题。
2、通过设有滑槽和滑块能够使连接板在进行移动时更加稳定,并且可以避免出现夹板晃动的现象发生,通过设有轴承可以使螺纹杆在进行转动的时候,不会带动连接板进行转动,使连接板移动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套筒正视图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科,未经董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86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孔高速攻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双曲蜂窝板装配活动成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