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工隧洞施工的气源动力供气管道滤气除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58328.4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5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岁红;韩福来;彭仁清;倪磊;宋钇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5/00 | 分类号: | E21F5/00;E21F5/2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工 隧洞 施工 动力 供气 管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工隧洞施工的气源动力供气管道滤气除雾装置,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筒体,相邻所述筒体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筒体与所述连接管组成供气体流动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筒体内设有滤网。该装置能有效降低工作所需动力气源湿度并能提高气源纯净度,提高各类气动设备的工作效率、有效改善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下的工人作业条件,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洞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工隧洞施工气源动力供气管道滤气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利水电工程、城市市政公路隧道工程、铁路隧道工程灯领域,广泛采用隧道或隧洞形式穿越高山、丘陵等自然屏障,能有效减少对自然生态、农田的破坏,并为改善民生起到极大的作用。隧道工程往往地处深山,在深山中施工往往需要采用电动或柴油空压机等设备提供隧道作业所需的动力,而供应满足工作需求的空气需要通过管道进行输送,在南方沿海及特殊地貌(如深谷、山坳)条件下进行施工作业,往往由于空气湿度大、空气中含有各种微尘颗粒、腐叶等杂质导致各种作业设备频繁出现故障,设备管理成本不断推高,作业面微环境极度恶劣,对作业人员身体造成极大伤害,由于在隧道施工有限作业空间湿度大、能见度低,很容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因此,对动力源气体进行滤气除雾成了高湿作业环境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工隧洞施工气源动力供气管道滤气除雾装置,能有效降低工作所需动力气源湿度并能提高气源纯净度,提高各类气动设备的工作效率、有效改善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下的工人作业条件,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工隧洞施工气源动力供气管道滤气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筒体,相邻所述筒体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筒体与所述连接管组成供气体流动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筒体内设有滤网。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滤网为筒形滤网。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筒体内与所述连接管端相对处上下侧设有加强箍。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出气端设有法兰。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出气端侧部设有压力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连接管沿流道延伸方向在所述筒体轴线方向交替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筒体上端设有筒盖。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筒体下端设有排水排渣阀。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筒体为镀锌钢管结构。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有效除渣滤气,气体通过性好;便于排水排渣,避免积水沉渣,易于更换滤网;重量轻、成本低、组装和拆卸简单并可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如下:
1.筒体,2.连接管,3.流道,31.进气端,32.出气端,4.滤网,5.加强箍,6.法兰,7.压力表,8.筒盖,9.排水排渣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83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