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化路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57539.6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0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王婷;田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捷信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V21/10;F21V21/02;F21V21/36;F21V21/40;F21W131/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路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化路灯,其包括内部中空的灯杆,所述灯杆外侧壁上设有与其滑移配合的外环体,所述外环体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灯座,所述灯座上表面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灯座底面安装有灯体,所述灯体与太阳能电池板电性连接,所述灯杆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外环体升降的升降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组件,以此便于工作人员通过升降组件对灯座及灯体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发生故障的灯体进行检修或更换,降低了工作人员维护灯体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化路灯。
背景技术
智能化路灯,是采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对城市公共照明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实现路灯集中管控、运维信息化、照明智能化。智能化路灯具有发光效率高、耗电量少、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光源出光率强及有利于环保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工业园区道路、城乡道路等领域。
公开号为CN20208278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的节能路灯,包括灯杆、太阳能供电装置、感应装置及灯体,灯体安装在灯杆上,太阳能供电装置的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灯杆上,太阳能供电装置与灯体的供电电路连接;感应装置与灯体的供电电路连接;感应装置包括声音感应器、光线感应器、红外线感应器中的一种、或者任意两种组合、或者全部三种组合。该实用新型通过感应装置感应是否行人路过及环境的光线强度,以此自动控制路灯的启动或关闭,有利于节约能源。
但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灯体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需采用专业的升降台抵达较高的灯体处,以对灯体进行检修或更换,而搬运专业的升降台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增大了工作人员对发生故障的灯体进行检修或更换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智能化路灯,其具有便于工作人员对发生故障的灯体进行检修或更换的效果,以此降低了工作人员对故障灯体的维护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智能化路灯,包括内部中空的灯杆,所述灯杆外侧壁上设有与其滑移配合的外环体,所述外环体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灯座,所述灯座上表面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灯座底面安装有灯体,所述灯体与太阳能电池板电性连接,所述灯杆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外环体升降的升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灯体发生损坏时,为方便工作人员对灯体进行检修或更换,工作人员只需通过升降组件控制外环体下降,以此使得与外环体固定的灯座及灯体高度降低,减少了传统技术中搬运专业的升降台的人力物力消耗,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对发生故障的灯体进行检修或更换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灯杆内侧壁靠近灯杆顶部的位置上的从转动杆、套设于从转动杆上并与之固定的从动链轮、转动安装于灯杆内侧壁靠近灯杆底部的位置上的主转动杆、套设于主转动杆上并与之固定的主动链轮、用于连接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并与两者均啮合的传动链条、贯穿设置于灯杆侧壁上并与主转动杆一端固定的摇把、安装于灯杆内并与之滑移配合的内环体、与内环体内侧壁固定的连接块以及与内环体的上表面固定的绳索,所述连接块远离内环体内侧壁的一端与传动链条靠近主动链轮的位置固定,所述灯杆侧壁靠近从动链轮的位置上开设有供绳索穿过的穿孔,所述绳索远离内环体的一端穿过穿孔并与外环体上表面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发生故障的灯体进行检修时,工作人员只需握住摇把并转动,摇把转动后带动与其固定的主转动杆转动,同时,主动链轮随主转动杆同步转动,传动链条及主动链轮均发生转动,在连接块的作用下,以此使得内环体沿灯柱内侧壁向上(控制摇把方向即可实现)滑动,在外环体、灯座及灯体的自重作用下,绳索随外环体沿灯柱外侧壁向下滑动,从而使得灯座及灯体均向下移动,直至灯体的高度便于工作人员检修时停止转动摇把,即可方便工作人员对发生故障的灯体进行检修或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捷信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捷信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75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