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外护理康复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55882.7 | 申请日: | 2020-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4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焦健方;党海强;樊晓娥;王倩;曹少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H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于鹏 |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护理 康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胸外护理康复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均转动安装有带锁万向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循环按摩机构以及与循环按摩机构相配合的调压机构,所述调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的矩形管,且矩形管内滑动套设有矩形杆,矩形杆的顶端延伸至矩形管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顶板,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伸出端与顶板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所述循环按摩机构包括设置在顶板下方的U形弹性胶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自动循环持续的对患者胸部进行按摩护理,且便于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按摩压力,省时省力,提高按摩康复效果,满足使用需求,有利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胸外护理康复器。
背景技术
胸外科手术后修养时常需要辅助按摩护理,通过按摩方式能够有效的加快康复,疏通血液循环,符合中医讲的通则不痛,可以有效的缓解患处疼痛,传统的对于胸外护理方式多为人工手动按摩的方式,其存在不便于自动循环持续的对患者胸部按摩,按摩效率低下,费时费力,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胸外护理康复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胸外护理康复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胸外护理康复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均转动安装有带锁万向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循环按摩机构以及与循环按摩机构相配合的调压机构,所述调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的矩形管,且矩形管内滑动套设有矩形杆,矩形杆的顶端延伸至矩形管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顶板,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伸出端与顶板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循环按摩机构包括设置在顶板下方的U形弹性胶套,且U形弹性胶套的底部设为弧形结构,U形弹性胶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半圆按摩胶块,U形弹性胶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且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U形板内设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杆,两个定位杆的顶端均延伸至U形板的上方并与顶板的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限位板的顶部与U形板的顶部内壁之间接触有两个弹簧,且弹簧活动套设在对应的定位杆上,横板靠近矩形管的一侧设有固定连接在顶板底部的支撑板,且支撑板远离横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U形板内,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位于U形板内的偏心轮,U形板的底部内壁上嵌套有滚珠,且滚珠与偏心轮的底部滚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U形板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圆孔,且第一圆孔的侧壁与对应的定位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圆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位于第二圆孔内,第二圆孔的侧壁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外侧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偏心轮的一侧底部设有第三圆孔,且第三圆孔的侧壁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外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矩形管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矩形孔,矩形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矩形孔内的滑块,滑块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矩形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滑动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58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分类环保垃圾收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