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气泡协同雾化的喷嘴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54802.6 | 申请日: | 2020-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8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娜;鞠振福;陈光;徐亮;申翔;宿新红;黄飞;孙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南瑞怡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B7/00 | 分类号: | B05B7/00;B05B7/04;B05B15/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徐律;秦广成 |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泡 协同 雾化 喷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气泡协同雾化的喷嘴,包括壳体,具有至少一个进液口和与进液口连通的至少一个喷射口;至少一条旋流流道,连通在进液口和喷射口之间;至少一条注气通道,一端与旋流流道的位于进液口和喷射口中间的流道本体连通,另一端适于与气源连通。在进液口与喷射口之间设置旋流流道及注气通道,流体进入旋流流道产生旋流过程中注入雾化气体,雾化气体与流体相遇后沿着旋流流道继续旋转混合,产生均匀稳定的气泡两相流,气泡在喷射口时由于压力降低,膨胀破碎,使得周围液体因气泡的剪切、破碎作用,形成细水雾;在旋流过程中注入雾化气体,有效降低雾化气体与流体混合时动量损失,提高雾化效率和雾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气泡协同雾化的喷嘴。
背景技术
细水雾的发生方法一般通过在喷头壳体或者可气泡协同雾化的喷嘴中设计特定的机械结构或者将液体进行加压,达到雾化效果。常见的细水雾可气泡协同雾化的喷嘴包括旋芯、螺旋弹簧、障碍物遮挡结构等,其中旋芯是最主要的喷雾结构。其本质作用是使流体产生强烈旋转,在剪切力和离心力作用下,产生雾化。
常用的喷雾方式有直接压力喷雾、气液两相式、旋转式、对冲式、振动式和静电雾化式等。对直接压力喷雾方式而言,为使雾化充分,一般在喷嘴内部安装旋芯,在旋芯边缘等距离开设几道短形螺旋槽,使水流在喷嘴内部高速旋转和整流后喷出。
传统的细水雾可气泡协同雾化的喷嘴主要分为单流体细水雾可气泡协同雾化的喷嘴和双流体细水雾可气泡协同雾化的喷嘴,单流体细水雾的雾化动力主要来自水的压力,双流体的雾化动力来自水的压力和雾化剂气体的压力。单流体细水雾主要通过增大水的工作压力的方式来提升雾化动力和雾化效果,一般需要水的工作压力大于10MPa,极大地增加了系统成本。
中国专利文献CN104624423B公开了气泡雾化喷嘴及气泡雾化喷嘴的调节方法,包括旋流槽的进气结构的内部构件和气液进口快装接头的外部构件构成,内部构件插入外部构件组装成喷嘴,两组之间形成有混合室,通过进气结构产生螺旋气流进入到混合室,水流从液体接头孔进入到混合室完成气液混合后直接从喷孔喷射出去,由于气液在混合室内混合时会有动量损失,从而使得气液混合时的气液动量降低,直接喷射出去会导致产生气泡两相流动力不足,造成气泡雾化效果不佳、喷雾强度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喷嘴采用气液混合后直接喷射出去导致产生气泡两相流动力不足,造成气泡雾化效果不佳、喷雾强度不够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气泡两相流动力足、气泡雾化效果好、喷雾强度高的可气泡协同雾化的喷嘴。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气泡协同雾化的喷嘴,包括:
壳体,具有至少一个进液口和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至少一个喷射口;
至少一条旋流流道,连通在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喷射口之间;
至少一条注气通道,一端与所述旋流流道的位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喷射口中间的流道本体连通,另一端适于与气源连通。
可选的,所述的可气泡协同雾化的喷嘴,所述旋流流道具有多条,多条所述旋流流道沿所述壳体的中轴线周向均匀分布。
可选的,所述的可气泡协同雾化的喷嘴,沿着朝向所述喷射口的方向,所述旋流流道与所述壳体的中轴线的距离逐渐增大。
可选的,所述的可气泡协同雾化的喷嘴,所述旋流流道的上端口径大于下端口径。
可选的,所述的可气泡协同雾化的喷嘴,还包括:
集液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进液口连通;
集气腔,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集液腔同轴设置,并与所述注气通道的进口端连通;所述旋流流道和所述注气通道设置在所述集液腔与所述集气腔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南瑞怡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南瑞怡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48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块进退牙结构
- 下一篇:酒驾遥测系统和酒驾检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