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良好耐候性能的水性丙烯酸防腐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53256.4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94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兰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南乔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2 | 分类号: | B32B15/02;B32B15/18;B32B15/04;B32B9/00;B32B9/04;B32B3/0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36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良好 性能 水性 丙烯酸 防腐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腐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良好耐候性能的水性丙烯酸防腐漆,它包括底漆层,所述底漆层的顶面涂覆有中间漆层,所述中间漆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条纳米管,所述中间漆层的顶面且位于纳米管处粘接固定有碳钢网层;通过设有中间漆层、纳米管以及碳钢网层,能够有效增强本防腐漆层的强度,对外物的撞击起到重要的阻挡作用,从而避免漆层出现局部掉漆的情况,另外,通过设有第一隔热硬质层和第二隔热硬质层,不仅进一步增强本防腐漆层的强度以及提高耐磨性,而且,还使得漆层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保护了漆层,防止了漆层脆化,进而避免了漆层发生断裂,有效提高了漆层的耐候性能,使得本防腐漆的防腐性能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延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腐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良好耐候性能的水性丙烯酸防腐漆。
背景技术
防腐漆是用在物体表面可以用来保护物体内部不受到腐蚀的一类油漆。它是工业建设中比较常用的一类油漆,广泛应用于航空、船舶、化工、输油管道、钢结构、桥梁、石油钻井平台等领域,深受广大建筑厂商青睐。
若防腐漆在使用时出现断裂或掉漆都会影响到该防腐漆的防腐效果,防腐漆出现断裂或掉漆的主要因素有耐候性能欠佳或者受到外物的重压和撞击,耐候性能欠佳主要表现在:受到暴晒或风吹雨打,使得漆层脆化,进而断裂,另外,当漆层受到外物的撞击时,由于现有的漆层一般为单层,该漆层无法承该撞击的力度,进而使得漆层局部掉漆,为了提高防腐漆的防腐性能,便要增强漆层的耐候性能以及强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良好耐候性能的水性丙烯酸防腐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良好耐候性能的水性丙烯酸防腐漆,该防腐漆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良好耐候性能的水性丙烯酸防腐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漆层、中间漆层、碳钢网层、第一隔热硬质连接漆层、第一隔热硬质层、第二隔热硬质连接漆层和第二隔热硬质层,所述底漆层的顶面涂覆有中间漆层,所述中间漆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条纳米管,所述纳米管的顶部延伸至中间漆层的上方,所述中间漆层的顶面且位于纳米管处粘接固定有碳钢网层,所述碳钢网层的顶面涂覆有第一隔热硬质连接漆层,所述第一隔热硬质连接漆层的顶面设置有第一隔热硬质层,所述第一隔热硬质层的顶面涂覆有第二隔热硬质连接漆层,所述第二隔热硬质连接漆层的顶面设置有第二隔热硬质层。
进一步的,所述底漆层为水性丙烯酸树脂层。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漆层为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脂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热硬质连接漆层和第二隔热硬质连接漆层的材质均采用的是防腐漆,所述该防腐漆采用的是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水性防腐漆,专利号为:201110332034.7。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热硬质层和第二隔热硬质层均通过粘接密布的陶瓷空心微珠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管的长度均是中间漆层和碳钢网层厚度的两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漆层在被保护面上构筑一个附着力较强的面,然后,通过设有中间漆层、纳米管以及碳钢网层,能够有效增强本防腐漆层的强度,对外物的撞击起到重要的阻挡作用,从而避免漆层出现局部掉漆的情况,另外,通过设有第一隔热硬质层和第二隔热硬质层,不仅进一步增强本防腐漆层的强度以及提高耐磨性,而且,还使得漆层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保护了漆层,防止了漆层脆化,进而避免了漆层发生断裂,有效提高了漆层的耐候性能,使得本防腐漆的防腐性能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漆层;2、中间漆层;3、碳钢网层;4、第一隔热硬质连接漆层;5、第一隔热硬质层;6、第二隔热硬质连接漆层;7、第二隔热硬质层;8、纳米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南乔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南乔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32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