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耳穴的微型拔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52530.6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18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樊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通市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8 | 分类号: | A61M1/08;A61H9/00;A61H3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夏柯双 |
地址: | 657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耳穴 微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耳穴的微型拔罐设备,包括安装板、罐体和壳体,安装板两相对侧面均铰接有头带,两头带末端分别设置有母扣和与母扣匹配的公扣,安装板侧面安装有微型真空泵且转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底部转动连接有安装框,安装框内侧转动连接有罐体,采用头带式的拔罐设备使得设备相对固定,医护人员操作方便,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微型泵用消音器和橡胶减震垫的设置能减弱微型真空泵工作时的震动和噪音,提高治疗时患者的舒适度,通过第一销轴、第二销轴与连接板和安装框的转动连接,使得拔罐设备纵向横向均可多角度调整,进而使得拔罐设备适配不同耳穴的治疗且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拔罐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耳穴的微型拔罐设备。
背景技术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而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也曾经盛行拔罐疗法。
现有的拔罐无论是火罐还是抽气罐体积较大,操作起来还比较方便。但针对耳穴处的拔罐治疗,由于罐体较小,拔罐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手持罐体对耳穴进行拔罐治疗时,空间较小,不容易将罐体稳固在耳朵皮肤表面,进而操作不便,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耳穴的微型拔罐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耳穴的微型拔罐设备,包括安装板、罐体和壳体,所述安装板两相对侧面均铰接有头带,两头带末端分别设置有母扣和与母扣匹配的公扣,所述安装板侧面安装有微型真空泵且转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底部转动连接有安装框,安装框内侧转动连接有罐体,罐体轴向贯通且一侧设置有可收缩壳体,可收缩壳体上通有抽气管,所述罐体侧面通有卸压管,卸压管上设置有排气阀,所述微型真空泵的抽气嘴与抽气管通过第二导管连通,微型真空泵的排气嘴连接有第一导管。
所述罐体内部通过安装环安装有加热棒。
所述加热棒与罐体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导管的末端连接有微型泵用消音器,微型泵用消音器安装在安装板侧面。
所述微型真空泵与安装板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减震垫。
所述母扣为魔术贴毛面,公扣为魔术贴勾面。
所述安装板侧面设置有第一销轴,连接板顶部与第一销轴转动连接。
所述安装框的截面形状为U形。
所述罐体侧面设置有两个第二销轴,安装框通过两个第二销轴与罐体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板为塑料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头带式的拔罐设备使得设备相对固定,医护人员操作方便,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2、微型泵用消音器和橡胶减震垫的设置能减弱微型真空泵工作时的震动和噪音,提高治疗时患者的舒适度。
3、通过第一销轴、第二销轴与连接板和安装框的转动连接,使得拔罐设备纵向横向均可多角度调整,进而使得拔罐设备适配不同耳穴的治疗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罐体和可收缩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通市中医医院,未经昭通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25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矫机穿带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康复科用脚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