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应急补水的通航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52428.6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83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庚;郭金忠;杨正录;张启明;王灿;罗瑞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C1/00 | 分类号: | E02C1/00;E02C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蒋文睿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急 通航 设施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应急补水的通航设施,包括通航建筑升降井,置于通航建筑升降井内的承船厢,其特征在于沿通航建筑升降井两侧壁分别设有补水管,该补水管上间隔设置若干带控制阀的短支管,补水管的输入端通过控制阀与潜水泵相连。可方便地在承船厢的提升或下降过程中出现漏水时,根据其高度将承船厢上的软管快速与对应的短支管连接后,即可通过短支管、补水管进行补水,避免因承船厢漏水使其内的船只,因失去水的浮力而造成船体倾斜甚至倾覆的事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有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航设施,特别是一种带应急补水的通航设施,属于电站通航设施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航设施如升船机在通过水坝建筑物的运行过程中,属到上游卧倒门和/或下游卧倒门密封装置损坏时,或是承船厢连接焊缝开裂时,都会发生严重漏水故障,当承船厢漏水量过多,又不能及时补水,会使承船厢中的船因失去水的浮力而造成倾斜,严重时会造成船只倾覆在承船厢内,由于船闸高度或深度较大,现有技术难于满足各高度位置的补水,会造成补水不及时而引起事故等。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能及时有效给升降过程中的通航设施补水,避免补水不及时而引发升船机安全事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应急补水的通航设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带应急补水的通航设施,包括通航建筑升降井,置于通航建筑升降井内的承船厢,其特征在于沿通航建筑升降井两侧壁分别设有补水管,该补水管上间隔设置若干带控制阀的短支管,补水管的输入端通过控制阀与潜水泵相连,以便根据承船厢的高度启用相应高度的短支管、再通过补水管、潜水泵将水坝中的水补入承船厢中,保持其中船只的浮力。
所述补水管设为竖直管,且并列设置若干根,每根补水管均通过连接件固定于通航建筑升降井侧壁上的对应位置,以便从通航建筑升降井两侧的多个位置同时对承船厢进行补水。
所述短支管设为水平管,其沿补水管自下而上间隔设置多个,每个短支管上均设有控制阀、出口端均设有与软管配接的管接头,以便当承船厢在提升或下降过程中出现漏水时,可根据其高度将承船厢上的软管快速与对应的短支管连接后,即可通过短支管、补水管进行补水。
所述短支管长度小于承船厢外缘到通航建筑升降井井壁的距离,以避免干扰承船厢的上升、下降。
所述连接件包括中部的与补水管相配接的半圆环以及两侧的L形板,两侧的L形板分别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通航建筑升降井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方便地在承船厢的提升或下降过程中出现漏水时,根据其高度将承船厢上的软管快速与对应的短支管连接后,即可通过短支管、补水管进行补水,避免因承船厢漏水使其内的船只,因失去水的浮力而造成船体倾斜甚至倾覆的事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有效。实为一理想的能对通航设施进行应急补水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1为通航建筑升降井,2为承船厢,3为下游水面,4为补水管,5为总控制阀,6为深井泵,7为短支管,8为补水用的控制阀,9为管接头,10为上游闸门,11为连接件,12为螺栓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应急补水的通航设施,包括通航建筑升降井1,置于通航建筑升降井1内的承船厢2,其中:沿通航建筑升降井1两侧壁分别设有补水管4,该补水管4上间隔设置若干带补水用的控制阀8的短支管7,补水管4的输入端通过总控制阀5与潜水泵6相连;所述补水管4设为竖直管,且沿通航建筑升降井1壁面并列设置若干根,每根补水管4均通过连接件11固定于通航建筑升降井1侧壁上的对应位置,以便从通航建筑升降井1两侧的多个位置同时对承船厢2进行补水;所述短支管7设为水平管,其沿补水管4自下而上间隔设置多个,每个短支管7上均设有补水用的控制阀8、出口端均设有与软管配接的管接头9,以便当承船厢2在提升或下降过程中出现漏水时,可根据其高度将承船厢2上的软管快速与对应的短支管7连接后,即可通过短支管7、补水管4进行补水,防止承船厢2中的船只因失去水的浮力而发生倾斜等事故;所述短支管7长度小于承船厢2外缘到通航建筑升降井1井壁的距离,以避免干扰承船厢2的上升、下降;所述连接件11包括中部的与补水管4相配接的半圆环以及两侧的L形板,两侧的L形板分别通过螺栓螺母12固定在通航建筑升降井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24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排气阀门结构用密封圈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可重复使用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