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行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50080.7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60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好端;叶晓;向芙蓉;张聚瑞;杨子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景驰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1/14 | 分类号: | B60C11/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人驾驶 汽车 安全 行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行驶装置,涉及轮胎领域。包括轮毂,以及设置于轮毂外周的轮胎,所述轮胎的胎面上沿其周径均匀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防滑片;还包括直线推杆,所述直线推杆的一端连接至轮毂中心,另一端连接防滑片的背面;所述防滑片包括钢板底座,以及贴附于钢板底座上的柔性片,所述钢板底座还设置有若干防滑钉,所述防滑钉沿轮胎的周径阵列设置,且防滑钉贯穿柔性片。其中直线推杆根据传感器件和实时通讯元件对实时天气和实时路况的判断,做出相应的反馈动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行驶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存在一种情况:在雨雪天气或是特殊路况下,无人驾驶汽车由于缺乏人为的、机动性的控制,可能造成对影响驾驶的安全隐患的预判不正确情况发生,而增加事故发生几率。现有技术采用在汽车轮胎上加装防滑链条的方式来达到防滑效果,但此种方式需要人工辅助完成,不适用于无人驾驶汽车,也不能够根据天气实时情况或路况实时情况来智能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防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行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在汽车轮胎上加装防滑链条的方式来达到防滑效果,但此种方式需要人工辅助完成,不适用于无人驾驶汽车,也不能够根据天气实时情况或路况实时情况来智能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防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行驶装置,包括轮毂,以及设置于轮毂外周的轮胎,所述轮胎的胎面上沿其周径均匀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防滑片;还包括直线推杆,所述直线推杆的一端连接至轮毂中心,另一端连接防滑片的背面;
所述防滑片包括钢板底座,以及贴附于钢板底座上的柔性片,所述钢板底座还设置有若干防滑钉,所述防滑钉沿轮胎的周径阵列设置,且防滑钉贯穿柔性片。
为了能够实现对于实时天气与实时路况的智能判断,无人驾驶汽车上首先应该加装传感器件和实时通讯元件,其中,实时通讯元件用于实时由互联网端获取路况信息和天气信息,传感器件用于及时采集车身周围的路况信息。车身周围的情况和未来通过路段情况的结合,实现对实时天气与实时路况的智能判断,作为本技术方案中安全行驶装置的支撑。而上述传感器件、实时通讯元件,以及两者的连接方式、通信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在目前无人驾驶汽车领域有广泛应用,故而此处不再赘述。
本技术方案中的安全行驶装置,依托于汽车车轮,主要包括设置于轮胎胎面的防滑片,以及连接轮毂中心和防滑片的直线推杆,直线推杆根据传感器件和实时通讯元件对实时天气和实时路况的判断,做出相应的反馈动作。当判断结果为路况良好、天气状况良好时,直线推杆应控制防滑片,使得防滑片处于收拢状态,即防滑片的外沿与轮胎胎面的圆周重合;当判断结果为路面积水积雪较多、天气状况恶劣时,直线推杆应控制防滑片,使得防滑片处于支出状态,即防滑片上设置的防滑钉高于轮胎胎面,使得防滑钉与路面直接接触,以达到增大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力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因为防滑片的存在而导致震动增大、行驶困难、损伤路面,故而防滑片的面积占轮胎胎面的面积比例不小于60%。并且,防滑片的支出程度可由直线推杆控制,且防滑片仅在路面积水积雪较多、天气状况恶劣时启动,对平时正常行驶状态下的汽车并无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轮胎上除凹槽外的部分设置有防滑花纹。此特征与传统轮胎相似。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钉为直线条状,且防滑钉的延伸方向与轮胎的轴向平行。
又可能,所述防滑钉为弧形条状,且防滑钉的延伸方向与轮胎的周径方向相同。
本技术方案中,防滑钉的设置方向,甚至设置样式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换,具体的以摩擦力较大的设置方式为准。防滑钉的形状也可为曲线条状,或是其他组合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景驰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景驰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00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置滤板滤头的生物滤池系统
- 下一篇:一种腕带手环两用式手机保护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