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T探测器的防散射栅格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9511.8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0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兴江;王强;陶丰盛;金坚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T7/00 | 分类号: | G01T7/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t 探测器 散射 栅格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T探测器的防散射栅格结构,包括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设有若干栅片,所述栅片在所述限位块上倾斜设置,相邻所述栅片之间上下端间隙不同,所述栅片的两侧设有加强片,至少一个所述加强片上开设有观察窗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沿X‑ray入射方向在加强片上设有观察窗,且观察窗至少可以观察到一个栅格宽度大小,方便组装、调试及维护时,实时检测栅格内部阵列尺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CT探测器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CT探测器的防散射栅格结构。
背景技术
CT探测器是CT成像设备的核心部件,其能接收球管发射的X-ray,并转化为光信号,进一步地转化为可读的电信号。通常地,为有效降低X-ray散射影响,在CT探测器入射端会设置机械准直结构。常用的机械准直结构是用含重金属(钨等)的片阵列组成的精密栅格。但现有技术中防散射栅格(asg)的栅片(钨或其他重金属材质)定位组装后,往往在垂直栅格(沿X-ray入射方向)的正反面贴覆碳纤维片加固,导致栅格阵列不可见,仅检测碳纤维片贴覆前的尺寸,碳纤维加固后的无法检测栅格阵列尺寸,阵列尺寸无法二次检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T探测器的防散射栅格结构,方便组装、调试及维护时,实时检测栅格内部阵列尺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CT探测器的防散射栅格结构,包括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设有若干栅片,所述栅片在所述限位块上倾斜设置,相邻所述栅片之间上下端间隙不同,所述栅片的两侧设有加强片,至少一个所述加强片上开设有观察窗口。
进一步,两个所述限位块相对应的两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呈扇角均布于所述限位块上,所述栅片安装在所述限位槽中,若干所述限位槽交汇过球管焦点。
进一步,相邻所述栅片之间上端间距形成小窗,下端间距形成大窗,所述加强片靠近小窗侧为加强片一,靠近大窗侧为加强片二。
进一步,所述观察窗口为开设在所述加强片二的若干观察窗口二,所述观察窗口二的宽度大于一对相邻的所述栅片的大窗宽度。
进一步,所述观察窗口为开设在所述加强片一的若干观察窗口一,所述观察窗口一的宽度大于一对相邻的所述栅片的小窗宽度。
进一步,所述观察窗口为分别开设在所述加强片一、加强片二上的若干观察窗口一、观察窗口二,所述观察窗口一、观察窗口二的宽度分别大于一对相邻的所述栅片的小窗、大窗宽度。
进一步,所述栅片的两端分别承插在所述限位槽内,通过胶水粘接。
进一步,所述加强片与所述栅片、所述限位块之间通过胶水粘接。
进一步,所述的栅片采用X-ray高衰减且高强度材质,如钨等。
进一步,所述的加强片采用X-ray低衰减且高强度材质,如碳纤维等,用于提升CT探测器的防散射栅格结构的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沿X-ray入射方向在加强片上设有观察窗,且观察窗至少可以观察到一个栅格宽度大小,方便组装、调试及维护时,实时检测栅格内部阵列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闪烁体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栅片阵列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7至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95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火材料窑炉的排气管
- 下一篇:一种CT转子快速锁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