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对人员安全管控的智能闸机及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8885.8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6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军;陶怡;杨会甲;陈波;刘志刚;关锦菊;杨海科;吴瑞娜;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25 | 分类号: | G07C9/25;G01V8/10;G01V8/00;G01J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人员 安全 智能 管理 系统 | ||
1.一种针对人员安全管控的智能闸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射频识别模块,所述射频识别模块包括超高频RFID模块和高频RFID模块,用于实现对人员的工作证、身份证、工作服及安全帽的远距离检测与识别;
生物识别模块,所述生物识别模块为人脸识别设备,用于采集、识别人员的人脸信息并进行人员身份确认;
人体温度探测模块,所述人体温度探测模块用于测量并采集人员的体温信息;
安检探测模块,所述安检探测模块用于人员的全面检测;
闸机控制器,所述闸机控制器用于接收数据信息并控制闸门;
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用于语音播报及报警提醒;
显示屏模块,所述显示屏模块用于实时显示数据信息;
补光灯模块,所述补光灯模块用于在光线不足时进行补光;
本地服务管理中心,所述本地服务管理中心为中央处理单元,所述本地服务管理中心通过有线/无线网络模块与云端业务进行交互,所述本地服务管理中心与各个模块通信连接,实现数据的交互与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人员安全管控的智能闸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检探测模块为毫米波检测装置,所述毫米波检测装置包括左收发阵列天线、右收发阵列天线以及毫米波收发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人员安全管控的智能闸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温度探测模块为红外热成像模块或者红外探测模块。
4.一种针对人员安全管控的智能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闸机应用了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针对人员安全管控的智能闸机管理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针对人员安全管控的智能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闸机本体,所述闸机本体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闸机本体包括长方形通道部分和翼闸通行部分;
安检探测模块,所述安检探测模块与所述闸机本体固定连接;
补光灯模块,所述补光灯模块设置在所述闸机本体的长方形通道部分且远离地面一端的上方;
超高频RFID模块,所述超高频RFID模块设置在所述闸机本体的长方形通道部分且远离地面一端的上方,所述超高频RFID模块与所述补光灯模块相邻设置;
显示屏模块,所述显示屏模块设置在所述闸机本体的长方形通道部分且远离地面的上端一侧;
人体温度探测模块,所述人体温度探测模块设置在生物识别模块远离所述闸机本体的一侧;
所述生物识别模块为人脸识别设备,所述人脸识别设备通过所述闸机本体翼闸通行部分上的通孔活动安装在所述闸机本体的翼闸通行部分上;
高频RFID模块,所述高频RFID模块设置在所述闸机本体翼闸通行部分一端的内侧且远离地面,所述高频RFID模块和所述超高频RFID模块共同组成射频识别模块;
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设置在所述闸机本体翼闸通行部分一端的内侧且靠近地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针对人员安全管控的智能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检探测模块为毫米波检测装置,所述毫米波检测装置包括左收发阵列天线、右收发阵列天线以及毫米波收发装置,所述左收发阵列天线、右收发阵列天线分别设置在所述闸机本体长方形通道部分的左右两侧,所述毫米波收发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闸机本体长方形通道部分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针对人员安全管控的智能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模块为直流供电且亮度可调节的LED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天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88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驱动电机壳体
- 下一篇:一种手机用数据连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