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曲轴后油封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8839.8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9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寿权;黄永仲;罗蔼杰;覃甲惠;毛平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00 | 分类号: | F02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孙彦斌;张相午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轴 后油封座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曲轴后油封座结构,用以安装于飞轮壳上,曲轴后油封座结构包括:曲轴后油封座本体、曲轴衬套安装孔、曲轴后油封安装孔以及压装部。曲轴衬套安装孔布置于曲轴后油封座本体的前端内孔。曲轴后油封安装孔布置于曲轴后油封座本体的后端内孔。压装部沿外圆布置于曲轴后油封座本体的前端,且压装部用以定位曲轴后油封座本体。其中,曲轴衬套压装于曲轴衬套安装孔处,曲轴后油封压装于曲轴后油封安装孔处,且曲轴后油封座本体通过压装部安装于飞轮壳上,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借此,本实用新型的曲轴后油封座结构,可以有效保证各零件的同轴度,满足曲轴后端密封需求,且提高了发动机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发动机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曲轴后油封座结构。
背景技术
曲轴后油封座是密封发动机后端的零部件之一,是防止润滑油外泄的主要零部件,起到密封、降噪等作用。一般曲轴轴颈主要由气缸体及主轴承盖支撑,不需要额外的曲轴轴承座部件,随着发动机大功率化,以及齿轮室后置布置决定的曲轴后端悬臂加长,导致发动机动力输出端的飞轮等零部件相对近端主轴承座悬臂过长,容易造成飞轮工作不平稳、发动机整机振动过大,最终使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因此,传统的主轴承结构无法满足发动机大功率化及齿轮室后置结构的设计需求。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轴后油封座结构,其可以有效保证各零件的同轴度,满足曲轴后端密封需求,且提高了发动机运行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曲轴后油封座结构,用以安装于飞轮壳上,曲轴后油封座结构包括:曲轴后油封座本体、曲轴衬套安装孔、曲轴后油封安装孔以及压装部。曲轴衬套安装孔布置于曲轴后油封座本体的前端内孔。曲轴后油封安装孔布置于曲轴后油封座本体的后端内孔。压装部沿外圆布置于曲轴后油封座本体的前端,且压装部用以定位曲轴后油封座本体。其中,曲轴衬套压装于曲轴衬套安装孔处,曲轴后油封压装于曲轴后油封安装孔处,且曲轴后油封座本体通过压装部安装于飞轮壳上,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曲轴后油封座结构还包括多个过钉孔,沿圆周布置于曲轴后油封座本体的后端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曲轴后油封座结构还包括润滑油道,布置于曲轴后油封座本体的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多个过钉孔的数量为十二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曲轴后油封座结构,曲轴后油封座集成主轴承座的部分承载功能,辅助支撑曲轴,可有效降低曲轴扭转振动,提高发动机运行的可靠性。曲轴后油封座与飞轮壳进行组装配镗,可有效保证各零件的同轴度等安装精度要求,满足曲轴后端密封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曲轴后油封座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曲轴后油封座结构安装于飞轮壳上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曲轴后油封座本体,2-曲轴衬套安装孔,3-曲轴后油封安装孔,4-润滑油道,5-过钉孔,6-压装部,20-曲轴衬套,30-飞轮壳,40-曲轴后油封,50-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88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电站充电系统的应急处理单元
- 下一篇:柴油机多功能油标尺套管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