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岩溶区路面塌陷的修复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48798.2 | 申请日: | 2020-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0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军;袁朝阳;刘艳平;陈俊桦;唐咸远;程峰;苏春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C23/10 | 分类号: | E01C23/10 |
| 代理公司: | 湖南乔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62 | 代理人: | 安曼 |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岩溶 路面 塌陷 修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溶区路面塌陷的修复结构,包括塌腔的塌井上部两侧稳定土层边缘的台阶型边坡和边坡底部的环圈平台,所述环圈平台的平面设有一圈围堰,所述围堰上方架设有一浇注混凝土板,所述浇注混凝土板上方依次为泡沫混凝土、碎石层和原道路路面结构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溶区路面塌陷的修复结构,结构简单,钢板桩打入速度快,槽钢平铺后螺栓连接然后与钢板桩焊接快速度快,浇筑快凝混凝土和泡沫混凝土速度快,整个施工工期仅需3‑5天,而常规注浆充填施工结构的工期超过15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路基路面塌陷修复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溶洞塌坍引起的道路路面塌陷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岩溶塌陷是指在岩溶地区,下部可溶岩层中的溶洞或上覆土层中的土洞,因自身洞体扩大或在自然/人为因素影响下,顶板失稳产生塌落或沉陷的统称。岩溶地区地面塌陷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引起塌陷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岩溶地区地下普遍存在土洞,土洞埋藏浅、分布密、发育快,顶部土体强度低,它们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影响很大,不同程度地威胁着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据了解,岩溶地区的公路、铁路或市政道路,其路基不可避免经过地下溶洞区,道路通车运营后,由于各种降雨、水管泄漏和地下水作用导致地下溶洞或地基突然坍塌,道路路面随即塌陷形成较大空洞——塌井,塌井壁陡且平直,在空间上与地面垂直(如图1所示),塌井通往地下深处。为防止路面塌陷对道路行人和车辆产生巨大的安全威胁,道路塌陷区域必须进行修复施工。针对道路路面塌陷的修复施工,目前主要采用的是针对沉陷的软弱路基先注浆后回填的施工方法,但由于地下溶洞或类似原因引发的建筑物地面塌陷区域较深,现有的路面塌陷修复结构修复岩溶地区的路面塌陷的效果较差或无效果。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快速而有效的岩溶区路面塌陷的修复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岩溶区路面塌陷的修复结构,可用于快速修复岩溶区路面坍塌区域路面。
岩溶区路面塌陷的修复结构,包括塌腔的塌井上部两侧稳定土层边缘的台阶型边坡和边坡底部的环圈平台,所述环圈平台的平面设有一圈围堰,所述围堰上方架设有一浇注混凝土板,所述浇注混凝土板上方依次为泡沫混凝土、碎石层和原道路路面结构层。
所述浇注混凝土板包括若干槽钢和灌注在槽钢内的快凝混凝土,所述槽钢的两端架设于围堰相对的两端的顶部,所述围堰顶部侧面与槽钢底面之间通过角钢固定连接。
相邻槽钢相互贴合的侧面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围堰由钢板桩围绕而成,每个钢板桩上均有锁口,相邻钢板桩之间通过锁口连接,各锁口之间采用富纤维棉絮进行塞缝。
所述钢板桩顶部侧面与槽钢底面之间通过角钢焊接。
所述钢板桩两两之间通过锁口活动连接。
相邻钢板桩排列方向相反。
所述钢板桩的投影面为一开口的倒梯形。
所述钢板桩内至少竖立设有一注浆管,所述钢板桩与注浆管等高。
所述围堰埋入环圈平台下2~4m或支撑在地下岩层上。
所述台阶高度在50~80c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创新点如下:
1.新型的浇注混凝土板作为路面结构与地下溶洞的分层:
(1)利用桥梁结构的优势,通过将用于桥梁工程的梁体用于路面和地下溶洞之间的承压结构,较现有的路面修复结构更安全,非常适用于比一般塌陷路段危险的岩溶区路面塌陷区域;
(2)利用制作过程简单的浇注混凝土板代替工艺复杂的梁体,适用于快速修复路面的工况与生活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87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护理的新型衣服
- 下一篇:一种改良的用于老年人防跌倒的助行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