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管抗磨防腐内衬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8545.5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4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董宝利;黄浩晅;王非飞;赵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晟大钻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管 防腐 内衬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管抗磨防腐内衬,防腐管设置在油管的内部,防腐管与隔热管之间设置有薄钢管,薄钢管包覆在防腐管的表面,隔热管包覆在薄钢管的表面,防腐管、薄钢管、隔热管共同组成内衬,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隔热管,具有保温隔热的作用,可有效减少井下原油及热水从井底流动到井口的原油自然热量损失,由于蜡的融点比较低,可以有效防止结蜡,防腐管所采用的材料具有防腐、抗磨的功能,在防腐管和隔热管配合使用的时候,降低油在管内流动时产生的摩擦力,达到了节能减排,降低油管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衬,具体为一种油管抗磨防腐内衬。
背景技术
油管是在钻探完成后将原油和天然气从油气层运输到地表的管道,它用以承受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内衬是指石油管道的腐蚀和结垢,一直是困扰石油工业发展的严重问题,给石油工业带来触目惊心的经济损失,在油田实际生产过程中普遍采用纯光管(未加任何隔热保温措施)采油管柱进行生产,这种采油方式存在原油自身温度大量损失的问题。在油管防腐处理上,通常采用在油管内表层涂上防腐涂料的解决措施,由于油管内的锈污不易清除干净且涂层较薄,因此存在防腐层易脱落、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专利申请号为CN201420423834.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耐磨防腐内衬隔热油管,在油管内固定嵌装一内管,并在油管和内管之间固定嵌装一层隔热层,整体构成耐磨防腐内衬隔热油管,内管的长度大于油管,内管的两端面突出包裹在油管端面之外;可以解决降低原油从井底流到井口过程中原油自身的温度损失并改善原油在井筒中的流态,有效解决油管柱杆管偏磨、油管内腐蚀、结垢、结蜡等技术问题,但是该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例如:内管和外管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不足,二者之间容易产生相对位移和缝隙,热油若进入到该缝隙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油管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油管抗磨防腐内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管抗磨防腐内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油管抗磨防腐内衬,包括防腐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管设置在油管的内部,所述油管与防腐管之间设置有隔热管,所述防腐管与隔热管之间设置有薄钢管,所述薄钢管包覆在防腐管的表面,所述薄钢管的厚度为0.8mm,所述隔热管包覆在薄钢管的表面,所述防腐管、薄钢管、隔热管共同组成内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腐管的两端设置有翻边,两端的所述翻边的相对面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翻边上均设有四个通孔,所述通孔均为沉头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管的两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位置和大小均与通孔相匹配。所述防腐管与油管通过螺栓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薄钢管和隔热管的两端均设有凸出块,所述凸出块的大小与限位槽相匹配,所述薄钢管和隔热管通过两者的凸出块与防腐管上的限位槽限位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腐管分为三段结构,所述三段结构分别为第一管头、管体和第二管头,所述第一管头、管体和第二管头三者之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翻边设置在第一管头和第二管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腐管采用的材料为环氧复合防腐材料,环氧复合防腐材料由乙烯基树脂87~110份,玻璃纤维18.1~21.4份,碳纤维1~3份,丁腈橡胶8.1~11.8份,钛白粉1.3~3.7份,酞青蓝0.4~2份,锌铬黄1.7~4.3份,石墨10~30份混合而成,所述防腐管的厚度为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晟大钻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晟大钻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85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距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解铝厂的新鲜氧化铝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