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客车吸能减震构件吊装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6859.1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0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聂洪刚;白泉;何海洋;张云亮;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聂洪刚 |
主分类号: | B66C1/24 | 分类号: | B66C1/24;B66C13/06;B66C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伟文;李彦孚 |
地址: | 130212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客车 减震 构件 吊装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客车吸能减震构件吊装夹具,属于轨道客车制造领域。该装置中包括框架、吊装杆和压头,框架的挡板的上端面连接有第一固定架,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至第二挡板,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挡板;吊装孔开设在受力杆的一端,第二调节孔开设在受力杆的另一端,第一调节孔开设在受力杆的中间段,第一销钉穿过第一固定架上的定位孔可滑动地连接至受力杆的第一调节孔,第二销钉穿过压块的定位孔可滑动地连接至受力杆的第二调节孔。工件位于挡板与挡杆之间,吊装孔与吊机连接,吊机给吊装孔一个向上的拉力,压头给工件的较轻侧一个向下的压力,使吊装趋于平衡,更容易调节,且可反复使用,节省时间与材料损耗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客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客车吸能减震构件吊装夹具。
背景技术
在轨道客车铝合金车体吸能减震箱组焊过程中,吸能减震箱重量较重且结构复杂(如图1所示),结构一侧粗短且较重,一侧细长且较轻,重心不易寻找,平衡吊装难度较大,传统方式为:以吸能箱中间为吊装点,利用厚度为 10mm、宽度10mm.长度300mm的铝合金金属条制作成U形金属扣,将U形扣焊接点固在吸能减震箱的中心位置,进行吊装,在吊装过程中,出现较重一侧倾斜,此时需要操作人员扶持保证平衡度,操作者在扶持时,U形扣母材易断裂,或U形扣焊点脱开,造成安全隐患,在成功吊装后,需要破坏性的拆除 U型扣,造成了材料浪费,生产过程成本的增加,产生无用的操作使生产效率降低。
因此需要一种轨道客车吸能减震构件的吊装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客车吸能减震构件吊装夹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轨道客车吸能减震构件不易于吊装的问题。
一种轨道客车吸能减震构件吊装夹具,包括一种轨道客车吸能减震构件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和吊装杆,其中:
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挡板、连接杆和第二挡板,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挡板,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挡板;
所述吊装杆的中部可转动地至所述第一挡板上。
较优的,还包括压头,所述压头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吊装杆的一端。
较优的,还包括第一销钉,所述第一挡板设置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吊装杆中部开设有若干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销钉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一调节孔,将所述吊装杆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
较优的,还包括第二销钉,所述吊装杆上压头所在的一端开设有若干第二调节孔,所述压头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销钉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孔和第二调节孔,将所述压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吊装杆上。
较优的,还包括防滑装置,所述防滑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架、偏心轮和销轴,若干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至所述框架上,所述偏心轮通过所述销轴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固定架上,且所述偏心轮与所述第二固定架一一对应。
较优的,所述偏心轮表面开有滚花。
较优的,所述受力杆开设有吊装孔。
较优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呈U型的框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聂洪刚,未经聂洪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6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床刀具夹具
- 下一篇: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的道路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