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集群入槽流水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46734.9 | 申请日: | 2020-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9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魏建平;李雪锋;张进华;丁星星;仇井龙;朱诚铭;狄学峰;陈泽杰;周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12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集群 流水线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集群入槽流水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机架、水平设于机架内至少一条输送电池壳体的输送线和沿每一所述输送线上游向下游依次设置的多个入槽工位和修整工位,所述入槽工位和修整工位下方分别设有沿所述输送线设置的用于将电池壳体升降入槽的升降装置,所述入槽工位包括集群夹具,所述机架上还可动设有在多个所述入槽工位间移动的入槽装置,所述入槽装置包括指向所述集群夹具的推板组和限位夹具。通过该电池集群入槽流水线,可以实现蓄电池的高效入槽作业,可以实现多工位下多个电池的同时入槽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集群入槽流水线。
背景技术
蓄电池装配工序是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目前很多蓄电池生产企业的蓄电池装配很多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如蓄电池入槽工序采用手工入槽,即在集群焊接工序完成后,入槽操作人员从焊接铁箱中抽出焊接好的集群,再按顺序依次装入蓄电池壳体的单格中。这种传统装配方式生产效率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而且人工入槽容易在入槽的过程中出现入槽反极、隔板损伤、隔板上窜、底部铅豆、边板损伤等质量问题。此外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易受到铅尘等职业健康伤害。随着市场对蓄电池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原有的装配工艺已经不适合批量化、规模化蓄电池生产的要求,改进蓄电池装配工艺、研发蓄电池自动入槽设备代替落后的人工操作,是蓄电池生产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市场上采用的入槽生产装置,如申请号为201711095870 .1的中国发明专利记载的一种固态蓄电池集群入槽装置,其一次只能进行一个蓄电池集群的入槽安装,流水作业能力不强,效率低,难以适应大批量的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集群入槽流水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该电池集群入槽流水线,可以实现蓄电池的高效入槽作业,可以实现多工位下多个电池的同时入槽作业。
为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集群入槽流水线,包括机架、水平设于机架内至少一条输送电池壳体的输送线和沿每一所述输送线上游向下游依次设置的多个入槽工位和修整工位,所述入槽工位和修整工位下方分别设有沿所述输送线设置的用于将电池壳体升降入槽的升降装置,所述入槽工位包括集群夹具,所述机架上还可动设有在多个所述入槽工位间移动的入槽装置,所述入槽装置包括指向所述集群夹具的推板组和限位夹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集群夹具包括端部夹板、中部夹板、阻尼装置、集群导杆、调节夹板以及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多块所述中部夹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端部夹板设于所述中部夹板设置方向的两端并在外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集群导杆穿设于所述中部夹板和端部夹板之间,所述阻尼装置分布于相邻的中部夹板和端部夹板之间,所述端部夹板和中部夹板上设有对应的调节槽,所述调节夹板穿设于所述调节槽中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入槽工位还包括沿所述输送线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入槽工位两侧的定位气缸和位于所述定位气缸端部的定位夹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入槽装置还包括第一入槽气缸、第二入槽气缸和第三入槽气缸,所述第一入槽气缸水平设于所述机架上方并连接有通过轨道可动设于所述机架顶部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入槽气缸向下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三入槽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二入槽气缸的活塞杆端部,所述第三入槽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下表面连接所述推板组,所述第一入槽气缸上方设有第四入槽气缸和连接于其活塞杆端部的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向下固接有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入槽导杆,所述入槽导杆下端连接所述限位夹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推板组包括至少两组,每组所述推板组包括由所述第二连接板向下延伸的两块侧板和一块中心板,所述中心板长度大于所述侧板,所述中心板与侧板上设有多条开口宽度大于所述中部夹板以及端部夹板厚度的容纳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67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焊周转板
- 下一篇:一种自动铸焊机用铸焊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