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晶炉用保温筒结构及单晶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5510.6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4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刘进怀;殷勇;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金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15/00 | 分类号: | C30B15/00;C30B29/06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邱轶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晶炉用 保温 结构 单晶炉 | ||
1.一种单晶炉用保温筒结构,包括相互匹配并依次连接的底部高温板(1)、下保温筒(2)、中保温筒(3)、上保温筒(4)以及上保温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温筒(4)包括相互平行的上外保温筒(41)和上内保温筒(42),所述上内保温筒(42)固定于所述中保温筒(3)的顶部,所述上外保温筒(41)固定连接提升机构(6)并能在所述提升机构(6)的驱动作用下相对于所述上内保温筒(42)做上下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晶炉用保温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6)包括一端与所述上外保温筒(41)连接的固定支架(61),所述固定支架(61)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臂(62)的一端,所述连接臂(62)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管(63)的一端,所述连接管(63)的另一端连接提升套管(64)的一端,所述提升套管(64)另一端连接到笔形气缸(65);
提升套管(64)、连接管(63)、连接臂(62)、固定支架(61)在所述笔形气缸(65)的作用下同时上下往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晶炉用保温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保温筒(41)和上内保温筒(42)的厚度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中保温筒(3)的厚度,所述上内保温筒(42)的厚度小于所述中保温筒(3)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晶炉用保温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保温筒(41)和所述上内保温筒(42)之间的间隙为1~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晶炉用保温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保温筒(41)的厚度为30~50mm,所述上内保温筒(42)的厚度为30~45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晶炉用保温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61)与上外保温筒(41)之间通过固定组件(7)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单晶炉用保温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7)为采用碳/碳复合材料制作的螺栓螺母。
8.一种单晶炉,包括单晶炉腔体(16)以及内置于所述单晶炉腔体(16)的加热器(8)、托杆轴(15)、埚托(17)、石英坩埚(9)、导流筒(11)以及籽晶拉杆(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单晶炉用保温筒结构,所述单晶炉用保温筒结构的外沿贴近所述单晶炉腔体(16)的内壁,所述石英坩埚(9)、托杆轴(15)、埚托(17)相对于所述单晶炉腔体(16)做上下往复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单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坩埚(9)内放置有硅熔体(10),所述籽晶拉杆(14)上附着有籽晶(13),所述硅熔体(10)和籽晶(13)反应生成硅晶体(12);
在熔料阶段,托杆轴(15)、埚托(17)和石英坩埚(9)处于下段行程,所述单晶炉用保温筒结构的上外保温筒(41)扣合在中保温筒(3)的顶部;
在等径生长阶段,托杆轴(15)、埚托(17)和石英坩埚(9)处于上段行程,所述单晶炉用保温筒结构的上外保温筒(41)被所述提升机构(6)提升至所述上内保温筒(42)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单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晶炉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单晶炉用保温筒结构的底部保温板(1)上端的反射板(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金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金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55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镀锌扁钢冷煨弯平台
- 下一篇:一种单晶炉用反射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