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菌棒原料的粉碎搅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45179.8 | 申请日: | 2020-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6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亮;梁启亮;张莉清;李佩洪;孔耀伟;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口县韦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15/02;A01G18/22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景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3 | 代理人: | 郑景华 |
| 地址: | 032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原料 粉碎 搅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食用菌菌棒原料的粉碎搅拌装置,属于食用菌菌棒生产设备领域;提出一种专用于食用菌菌棒生产的物料粉碎和搅拌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食用菌菌棒原料的粉碎搅拌装置,包括:木材粉碎机、搅拌仓和菌棒制备车间;搅拌仓包括:混料箱、电机、搅拌叶片和出料口;混料箱上部开口上设置有传送皮带A,传送皮带A用于将木材粉碎机生产的木料加入混料箱内,混料箱内水平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两端与混料箱侧壁通过轴承连接,混料箱外侧壁上固定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搅拌叶片的中轴同轴固定连接,搅拌叶片下方的混料箱上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设置有传送皮带B,传送皮带B用于将混合的物料输送至菌棒制备车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食用菌菌棒原料的粉碎搅拌装置,属于食用菌菌棒生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山西地区的食用菌生产规模较小,产业系统不完善。很多地区的食用菌生产依然是小农经济的作业模式,生产效率低、作业成本高。近年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推进下,开始进行食用菌规模化、产业化作业。
食用菌菌棒是食用菌生产前提,我国大部分食用菌菌棒采用木材碎屑进行生产。但是木材粉碎后,需要对木屑进行初步加工:添加水分、养料以及充分混合。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采用人工混合模式,具有生产效率低,养料混合不均匀的问题。部分采用机械混合,但是存在混合后的物料需要采用其他设备或者人工输送至菌棒生产车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专用于食用菌菌棒生产的物料粉碎和搅拌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食用菌菌棒原料的粉碎搅拌装置,包括:木材粉碎机、搅拌仓和菌棒制备车间;所述木材粉碎机、搅拌仓和菌棒制备车间通过传送皮带依次连接;
所述搅拌仓包括:混料箱、电机、搅拌叶片和出料口;所述混料箱上部开口,所述混料箱上部开口上设置有传送皮带A,所述传送皮带A用于将木材粉碎机生产的木料加入混料箱内,混料箱内水平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两端与混料箱侧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混料箱外侧壁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与搅拌叶片的中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片下方的混料箱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有传送皮带B,所述传送皮带B用于将混合的物料输送至菌棒制备车间。
所述搅拌叶片包括:中轴、螺旋叶片和支撑杆;所述中轴两端与混料箱连接,所述中轴上固定有若干支撑杆,所述螺旋叶片为螺旋片板,所述螺旋叶片套装于中轴上且与若干固定连接。
所述搅拌仓上部固定有钢筋网片,且所述钢筋网片的网孔3~10cm。
所述混料箱下部为水平设置的半圆柱形腔体。
所述出料口上部的混料箱上设置有自动开关。
所述自动开关包括:闭合板和电动推杆;所述闭合板是与混料箱底部内壁外形相配合的弧形板,所述出料口上部的混料箱内壁上设置有方槽,所述闭合板活动设置于方槽内,所述混料箱外部固定有电动推杆,且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与闭合板固定连接。
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混料箱底部一侧。
所述混料箱的宽度为100~150cm,长度为150~250cm,高度为 130~180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搅拌仓,通过输送皮带将粉碎的木料添加至混料箱中,通过搅拌叶片进行混合,效率较高、物料混合充分。
2、本实用新型采用钢筋网片,一方面便于添加水分以及养料等,另一方面可对粉碎颗粒较大的木料进行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口县韦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交口县韦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51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筋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用菌菌棒原料自动搅拌配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