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电端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4679.X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6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雨辉;邓青芳;陈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远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1 | 分类号: | H01R13/11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胡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端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电端子结构,包括由单块导电板材折合而成的端子连接部和导线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连接部折合成前后开口的方筒,所述方筒中设有直接接触簧片和辅助接触簧片,所述辅助接触簧片设于所述直接接触簧片上方,所述辅助接触簧片和所述直接接触簧片配合设于所述方筒中的触点与配对端子接触,使得端子的接触效果好,并延长了端子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电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的母接线端子大多由导电板材折合而成,这种母接线端子的头部具有插孔,形成端子连接部,对方公接线端子的触头由插孔中插入。在端子连接部的内壁上一般会设有凸点,用来增加对方公接线端子的触头的静摩擦力,从而稳定地保持导电连接。由于凸点在多次插拔后,受到了磨损,容易出现导电不良的问题。
所以,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稳定、不易发生形变,接触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端子。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端子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电端子结构,包括由单块导电板材折合而成的端子连接部和导线连接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连接部折合成前后开口的方筒,所述方筒包括下侧壁、第一上侧壁、第二上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
所述右侧壁的前方侧端部折合形成所述第一上侧壁,所述右侧壁的后方侧端部折合形成所述第二上侧壁,所述第一上侧壁沿后方侧方向设有直接接触簧片,所述第二上侧壁的端部设有锁定片;
所述左侧壁的前方侧端部折合形成对所述第一上侧壁形成限位的第一止位部,所述左侧壁的后方侧端部折合形成对所述第二上侧壁形成限位的第二止位部,所述第二止位部和所述左侧壁的弯折区设有和所述锁定片位置对应的锁定孔;所述第二止位部沿前方侧方向设有和所述直接接触簧片位置对应的辅助接触簧片;
所述下侧壁的内壁上设有触点,所述下侧壁沿后方侧方向设有防退弹片,所述防退弹片上设有防退卡点。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端子连接部和所述导线连接部之间还设有限位块。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线连接部包括第一紧固部和第二紧固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根据上述构造,当在组装方筒时,在装配好第一上侧壁和第一止位部后,先将第二上侧壁弯折使得锁定片插入锁定孔中,然后弯折第二止位部,使得第二上侧壁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同时限位,使得整个方筒结构稳固。
在直接接触簧片上加设一辅助接触簧片,使得直接接触簧片弹性增加,配对端子在直接接触簧片和辅助接触簧片均变形的状态下插入方筒中,并且配对端子通过直接接触簧片和辅助接触簧片二者的弯曲恢复力作为接触载荷而与配对端子接触,接触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端子开口方向主视图。
以上附图中,1、下侧壁;2、第一上侧壁;3、第二上侧壁;4、左侧壁;5、右侧壁;6、直接接触簧片;7、锁定片;8、第一止位部;9、第二止位部;10、锁定孔;11、辅助接触簧片;12、防退弹片;13、限位块;14、第一紧固部;15、第二紧固部;16、触点;17、防退卡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远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远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46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教学辅助平台
- 下一篇:一种轮毂电机测试用驱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