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弯冲压成型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44103.3 | 申请日: | 2020-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0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邹圣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邢若兰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弯 冲压 成型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折弯冲压成型模组,折弯冲压成型模组包括折弯模具和第一整形模具,折弯模具设有折弯凸拐点,第一整形模具设有整形凸拐点,能够于工件折弯和整形中形成钝角结构的折弯内角,将工件于折弯和整形中形成钝角式折弯内角,从而减少折弯整形过程的回弹,提高尺寸稳定性,提高质量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折弯冲压成型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折弯整形模具的折弯角是圆弧式结构,工件折弯和整形工序中均是形成相应的圆弧式折弯角,圆弧式折弯角易于成型,但存在回弹较大的问题,导致尺寸不稳定,产品质量大受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折弯冲压成型模组,折弯模具的折弯面设有钝角式折弯凸拐点,第一整形模具的整形面设有钝角式折弯凸拐点,使得工件折弯和整形时具有钝角式的折弯内角,利于减少折弯回弹,从而提高尺寸稳定性,提高质量合格率,优化折弯整形成型工艺,解决了现有折弯成型工艺的折弯与成型时折弯角的内角为圆弧式结构,容易导致工件回弹,影响尺寸稳定性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折弯冲压成型模组,包括折弯模具和第一整形模具,折弯模具包括折弯上模具和折弯下模具;
折弯上模具的折弯面的连接处设有顿角式的上折弯凸拐点;
折弯下模具的折弯面的连接处设有顿角式的下折弯凸拐点;
第一整形模具包括第一整形上模具和第一整形下模具;
第一整形上模具的整形面的连接处设有顿角式的上整形凸拐点;
第一整形下模具的整形面的连接处设有顿角式的下整形凸拐点。
由此,工件于折弯模具时,因折弯上模具和折弯下模具均设钝角式的上折弯凸拐点和下折弯凸拐点,能够使工件的折弯角的内角形成钝角结构,工件于整形时,因第一整形上模具和第一整形下均设有钝角式的上整形凸拐点和下整形凸拐点,能够使工件于整形工序中其折弯角的内角保持钝角结构,折弯和整形两工序中,工件的折弯角的内角均是顿角结构,相比内角是圆弧结构的,能够提高工件成型尺寸的稳定性和精度度,减少工件的回弹,解决了现有折弯成型工艺的折弯与成型时折弯角的内角为圆弧式结构,容易导致工件回弹,影响尺寸稳定性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折弯上模具的折弯面的连接处还设有圆弧式的上折弯凹拐点;
折弯下模具的折弯面的连接处还设有圆弧式的下折弯凹拐点;
第一整形上模具的整形面的连接处还设有圆弧式的上整形凹拐点;
第一整形下模具的整形面的连接处还设有圆弧式的下整形凹拐点。
由此,折弯上模具和折弯下模具的上折弯凹拐点和下折弯凹拐点能够使工件的折弯角的外角形成圆弧结构,使折弯角的外角和内角形成圆弧式和钝角式结构配合,如此,工件的折弯工艺影响较小,又能提高工件折弯后的尺寸稳定性,减少回弹;工件整形时同样设有圆弧式的上整形凹拐点和下整形凹拐点,使工件整形时的折弯角保持外角为圆弧式,内角为钝角式,减少工件的回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折弯上模具包括上第一折弯面、上第二折弯面和上第三折弯面;
上第一折弯面与上第二折弯面的连接处形成上折弯凸拐点;上第二折弯面与上第三折弯面的连接处形成上折弯凹拐点;
折弯下模具包括下第一折弯面、下第二折弯面和下第三折弯面;
下第一折弯面与下第二折弯面的连接处形成下折弯凹拐点;
下第二折弯面与下第三折弯面的连接处形成下折弯凸拐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41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剥刀退回剥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对片料进行转贴裁切的半自动组装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