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层无土栽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43772.9 | 申请日: | 2020-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6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阮盈盈;何添芝;张振;吴雷刚;胡琼芳;胡仲义;陈际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铂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1 | 代理人: | 张天翔 |
| 地址: | 315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无土栽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层无土栽培器,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箱体、第二箱体、水箱、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该多层无土栽培器,使用时,从进水口分别向水箱内注入清水和营养液,此时水箱内的液体通过第二阀门、第二连接管和第二管接头与第二箱体连通,此时调节第二阀门分别控制水箱内的液体向第二箱体注入的速度,使得营养液和清水的注入比例合适,当第一箱体内的混合液体被植物吸收液面下降到第一管接头下方时,第二箱体通过第一连接管为第一箱体补充混合液体,当第二箱体内的混合液体被植物吸收液面下降到第二管接头下方时,水箱通过第二连接管为第二箱体补充水分和营养液,从而使得多层无土栽培器可以持续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植领域,具体是多层无土栽培器。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作物栽培的新技术。作物不是栽培在土壤中,而是种植在溶有矿物质的水溶液(营养液)里;或在某种栽培基质中,用营养液进行作物栽培。只要有一定的栽培设备和有一定的管理措施,作物就能正常生长,并获得高产。由于不使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浇灌来栽培作物,故被称为无土栽培。无土栽培的特点是以人工创造的作物根系生长环境取代土壤环境,它不仅能满足作物对养分、水分、空气等条件的需要,而且对这些条件要求加以控制调节,以促进作物更好地生长,并获得较好的营养生长于生殖生长平衡。所以,无土栽培的作物通常生长发育良好,产量高,品质上乘。无土栽培脱离了土壤的限制,极大地扩展了农业生产的空间,使得作物可在不毛之地上进行生产,发展前景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植物工厂均采用无土栽培模式。
在无土栽培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无土栽培器,但是,目前市面上传统的无土栽培器,其结构不够优化、设计不够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层无土栽培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多层无土栽培器,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的顶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管,第二基板的顶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管,第二基板的地面四角固定安装有第一插杆,第二基板上方对称设有水箱,水箱的顶面开设有进水口,水箱的底面一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插杆,第二插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二支撑管的内壁上,第一插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管的内壁上,第一基板的顶面滑动连接有第一箱体,第二基板的顶面滑动连接有第二箱体,第一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拉手,第一箱体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第一箱体的第一阀门相同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管接头,第二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拉手,第二箱体的另一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管接头,第二管接头的外壁设有外螺纹,第二箱体的第二管接头相同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管接头,第三管接头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且第一连接管与第三管接头连接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管接头上,水箱的底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第二阀门与水箱连通,第二阀门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且第二连接管与第二阀门连接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管接头上,第一箱体底面上方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底面四角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脚,第一支撑脚与第一箱体的内部底面碰触,第二箱体的底面上方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底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脚,第二支撑脚与第二箱体的内部底面碰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插杆的顶面开设有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的上部外壁均开设有螺纹孔,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的上部均螺纹连接有旋转柄,旋转柄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旋转柄的一端均穿过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且与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的外壁碰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箱体设在第一支撑管的内侧,第二箱体设在第二支撑管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阀门与第一箱体的内部底面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37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