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数据智能环境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3567.2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1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泰诚恒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陈月婷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智能 环境 监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数据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包括液晶显示模块、前端环境检测控制终端、后台服务器模块和WEB浏览终端,液晶显示模块主体为规格为7寸的电容屏幕。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根据客户及现场的实际需求采用智能化、数据化研发技术;运用及借鉴人工智能科技生产力,将大数据智能网络与站室环境监控相结合,将各站室最基本的环境监测数据与调度系统完成零线缆、零延迟接入,实现了实时监测各站室的基本环境数据、数据存储、数据分析、远程更新、信息报警和预案管理等多种功能,更使得人工智能、物联网络与各站室的环境数据发生交集,真正的使得人工智能协助电力站室建立大数据网络的环境监测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站室监控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大数据智能环境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十三五计划接近尾声,中国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速发展,国内的电力资源已经实现高效利用,而且能够提供可靠、优质的电能质量。在如此环境背景下,传统的站室内电力设备的运行环境的网络大数据化监测也是势在必行。截至目前,传统电力公司及电力系统内的变电站、配电室、分界室(变电站、配电室、分界室以下简称站室)大部分已经开始升级为自动化控制,电力设备都能够实现定时自检。
站室突发紧急情况时,重要设备能够主动做出防护和预警,但对于溢水排水等季节性突发状况,目前少有相应的系统实时准确的监测各站室的此类外力介入,并不能主动完成预警和防护工作。因此,也就无法保证调度系统及上级管理部门实时掌握各站室的运行环境数据,当站室的运行环境出现不利于电力设备正常运转的条件时,仅靠重要设备的主动保护和避险功能是无法保证供电系统可靠运行的,同时也对保障电能质量构成威胁;无法对运行环境做到预警就不能实现应急响应程序,降低电力设备运行环境的可靠性、提高了电力设备发生故障的风险率、甚至导致系统停电,造成重大运行事故。
因此,设计出一种大数据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缺少一种相应的系统实时准确的监测各站室,并不能主动完成预警和防护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数据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包括液晶显示模块、前端环境检测控制终端、后台服务器模块和WEB浏览终端,液晶显示模块主体为规格为7寸的电容屏幕,电容屏幕通过螺栓固定在控制箱外壳上;
前端环境检测控制终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液晶显示模块,前端环境检测控制终端包括嵌入式终端FUC单元、溢水传感监测单元、温湿度监测单元、烟感监测单元、门磁系统监测单元,气体传感检测单元、PM2.5检测单元和光照检测单元,前端环境检测控制终端通过总线与上述单元连接,实现现场采集温度、湿度、溢水、水位、烟感、气体、PM2.5、光照、门磁系统、水泵运行状态、风机运行状况和监控画面的数据;
后台服务器模块通过信号线与前端环境检测控制终端相连,后台服务器模块采用商业阿里云服务器;
WEB浏览终端通过网络连接后台服务器模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根据客户及现场的实际需求采用智能化、数据化研发技术;运用及借鉴人工智能科技生产力,将大数据智能网络与站室环境监控相结合,将各站室最基本的环境监测数据与调度系统完成零线缆、零延迟接入,实现了实时监测各站室的基本环境数据(温度、湿度、溢水(漏水)、水位、火灾、门禁、气体检测等)、数据存储、数据分析、远程更新、信息报警和预案管理等多种功能,更使得人工智能、物联网络与各站室的环境数据发生交集,真正的使得人工智能协助电力站室建立大数据网络的环境监测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泰诚恒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泰诚恒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35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插接电涌保护模块的电涌保护器底座
- 下一篇:便于收纳的双目智能眼镜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