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高稳定转印的转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2521.9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2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罗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邦泰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6/00 | 分类号: | B41F16/00 |
代理公司: | 东莞恒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2 | 代理人: | 邓燕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稳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稳定转印的转印结构,包括将油墨喷出的油墨喷头,用于承接油墨喷头所喷出油墨的印刷转印辊,用于将印刷转印辊上所附着油墨的转印胶辊,与转印胶辊外径相切用于驱动印刷物传动的压印辊;所述油墨喷头设置有用于对油墨喷头内的油墨进行恒温的恒温组件;所述印刷转印辊设置有用于将油墨冷却的冷凝组件;本实用新型印刷效果更好,有效解决了粘性油墨印刷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高稳定转印的转印结构。
背景技术
数码印刷底胶或聚氨酯水性数码印刷底胶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水性涂料,在印刷、印染等领域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溶剂型底胶和胶黏剂,相对于传统溶剂型底胶来说,其具有优异的环境友好性,因此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然而,目前的水性聚氨酯产品或胶黏剂在颜料耐磨、色牢度方面急需提高。同时水性底胶相对于传统溶剂型底胶在耐磨性上也存在短板,一般相关的耐磨助剂都无法很好地和水性乳液相容,且传统的耐磨改性方法也无法满足现阶段对水性底胶高耐磨的需求,需要相关技术改进。
常用的数码印刷机有两种方式,第一是采用静电吸墨成像,胶辊转移到承印物上,转移稳定,但成本高;第二是采用喷墨直接打印到承印物上,成本低,但转移不稳定,因此针对喷墨直接打印结构可做进一步改进,以提升打印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刷效果更好,有效解决了粘性油墨印刷不稳定的问题的基于高稳定转印的转印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高稳定转印的转印结构,包括将油墨喷出的油墨喷头,用于承接油墨喷头所喷出油墨的印刷转印辊,用于将印刷转印辊上所附着油墨的转印胶辊,与转印胶辊外径相切用于驱动印刷物传动的压印辊;
所述油墨喷头设置有用于对油墨喷头内的油墨进行恒温的恒温组件;
所述印刷转印辊设置有用于将油墨冷却的冷凝组件。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油墨喷头出口端位于印刷转印辊上方、并将油墨喷涂于印刷转印辊外径。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印刷转印辊一侧设置有用于清理油墨的刮刀。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印刷转印辊与转印胶辊外径相切。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转印胶辊外径与压印辊外径相切。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恒温组件包括设置于油墨喷头的发热部件,与发热部件相连的温控器,所述温控器将发热部件温度控制在50~60℃。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发热部件为发热管或发热丝安装于油墨喷头。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冷凝组件为冷凝管设置于印刷转印辊,所述冷凝管连接冷凝器。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冷凝组件为循环水冷结构设置于印刷转印辊,所述循环水冷结构包括水冷管,所述水冷管内循环流动冷却液。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冷凝组件将印刷转印辊温度控制在5~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传统转印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结合了恒温结构的油墨喷头,将粘性油墨进行恒温,保证粘性油墨的流动性,将油墨喷涂在印刷转印辊后,由于印刷转印辊设置了冷凝组件,当油墨通过喷头喷涂在印刷转印辊后通过冷凝组件进行冷却,在转印过程中进行冷却,使得油墨更好的转印至转印胶辊,经过转印胶辊后在转印至印刷物,使得结构印刷效果更好,有效解决了粘性油墨印刷不稳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邦泰印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邦泰印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25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