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合组装软硬结合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42377.9 | 申请日: | 2020-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2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叶夕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罗县精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3/36 | 分类号: | H05K3/36 |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陈文福;陈惠珠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装 软硬 结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合组装软硬结合板装置,涉及软硬结合板领域,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压板连接有上治具板,下压板连接有下治具板,上治具板和下治具板靠近工件通道的侧面均设置有分离片,上治具板和下治具板均包括支撑硬板区的第一支撑板和支撑软板区的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紧靠设置,第二支撑板的厚度大于第一支撑板的厚度。利用由FR4板制作的第一支撑板的厚度和第二支撑板的不同厚度,使软硬结合板需要压合的部分受压力,非受压区域压不到,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压合参数比较容易的控制,使产品很容易达到品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硬结合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合组装软硬结合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生产的复合分叉型软硬结合板,是用“序列式增层”法方式。首先要设计成高密度多层结构,从内层到外层线路制作,再逐步压合基材等,这种传统方法生产。这种传统生产方法要经过多次压合,多次线路生产,经过多次高温、高压、压合累计,内层软板,粘接胶、硬板FR4容易出现老化等现象。从内到外线路多次生产周期长,良品率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要制作成高密度多层软硬结合板,会有性能异常潜在风险,良品率低,生产周期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合组装软硬结合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合组装软硬结合板装置,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均设有若干受压区和非受压区,所述上压板于受压区位置连接有上治具板,所述下压板于受压区位置连接有下治具板,所述上治具板和下治具板之间设有工件通道,所述上治具板和下治具板靠近工件通道的侧面均设置有分离片,所述上治具板和下治具板均包括用于支撑硬板的第一支撑板和用于支撑软板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紧靠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厚度大于第一支撑板的厚度。利用第一支撑板的厚度和第二支撑板的厚度来压软硬结合板对应要压的区域,软硬结合板受压区域、上治具板和下治具板的总厚度大于软硬结合板非受压区域的总厚度,使只有受压区域受到压力,非受压区域压不受到压力,使受压区域有压力压到,非受压区域就没有压力,将产品压好。
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均为钢板。用钢板作为上压板和下压板,成本低,不易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为FR4板。用FR4做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成本低,压合参数比较容易的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远离工件通道的表面上均固定有第一定位柱,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均开设有与第一定位柱对应的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柱和第一定位孔相匹配,保证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定位精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靠近工件通道的表面上均设置有第二定位针。第二定位针和软硬结合板相配合,第二定位针插入软硬结合板上预设的孔位,保证软硬结合板定位精确。
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均连接有定位铝板,定位铝板上对应第一支撑板开设有第一定位槽,定位铝板上对应第二支撑板开设有第二定位槽。通过定位铝板支撑定位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分别通过黏胶固定连接定位铝板。定位铝板易于拆卸,可根据需要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先将多层软硬结合连接板分成多个不同层的板,按常规工艺方法同时生产,将生产好的独立不同层的板子按结构顺序对位叠合,并假压固定。在下压板上放好下治具板,再放下分离片,再将假压好的复合软硬结合板放在分离片上,在软硬结合板上再放另一片分离片,再依次放上治具板与上压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由FR4板制作的第一支撑板的厚度和第二支撑板的不同厚度,使软硬结合板需要压合的部分受压力,非受压区域压不到也压不坏,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压合参数比较容易的控制,使产品很容易达到品质要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罗县精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博罗县精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23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破碎锤下缸体组合夹具
 - 下一篇:一种煤矿掘进临时支护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