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进气导流装置的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1379.6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8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琴;韩泳涛;刘勇;吴想灵;金守清;张劲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飞同仁风机股份有限公司;英飞同仁(江苏)风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宗继颖;朱阳波 |
地址: | 2000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进 导流 装置 风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进气导流装置的风机,包括外转子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外转子电机上的叶轮,位于叶轮内且固定设置在外转子电机上的进气导流装置,所述进气导流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包裹所述外转子电机,所述筒体为锥形。该风机将外转子电机增加进气导流装置与叶轮进行匹配设计,用于改善外转子电机转子杯对叶轮气流的影响,调整叶轮弯道处气流使之顺畅的进入叶道;减少损失,提高效率;同时能对电机起隔离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带进气导流装置的风机。
背景技术
电机、叶轮是风机的核心部件,叶轮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决定风机的性能,叶轮的驱动由电机执行,传统的风机一般采用内转子电机配合叶轮驱动,由于内转子电机其本身的结构决定了它与风机的连接方式有:直联、带联和轴联,这些连接方式导致风机的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近年来具有效率高、噪声低、重量轻、结构紧凑、安装维修方便等优点的外转子电机在一些风机领域运用较为广泛,也得到客户的好评与青睐。
目前市场上外转子电机通常外形都是圆柱形,当外转子电机安装在叶轮上形成风机后,风机在其驱动后气流进入不能和叶轮良好匹配,电机的圆柱形外形一定程度上阻塞了叶轮进口流道,如图4所示,圆柱形侧面与叶轮的后盖表面形成90°角,这样使风机的进口流动面积突变,引起漩涡,特别是离心叶轮,进口气流由轴向转为径向流动更容易产生气流不均匀现象,不均匀的叶轮入流状态会降低叶轮效率。
外转子电机与叶轮没有联合匹配设计,外转子电机与叶片间没有缓冲的过渡,气流进入后会存在速度差,因而产生涡流等一系列损失,影响风机性能。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进气导流装置的风机,该风机将外转子电机增加进气导流装置与叶轮进行匹配设计,用于改善外转子电机转子杯对叶轮气流的影响,调整叶轮弯道处气流使之顺畅的进入叶道;减少损失,提高效率;同时能对电机起隔离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进气导流装置的风机,包括外转子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外转子电机上的叶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位于叶轮内且固定设置在外转子电机上的进气导流装置,所述进气导流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包裹所述外转子电机,所述筒体为锥形。
进一步,所述筒体的锥形轮廓的斜边平行于叶轮前盘的圆弧段首末端的连线。
进一步,所述进气导流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前端的头部球体,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末端的底部法兰。
进一步,所述头部球体的前端位置与所述叶片进口处斜切角的末端点沿轴向的位置齐平或所述头部球体的前端位置位于所述叶片进口处斜切角的末端点的后方。
进一步,所述筒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弧形导向片,若干所述弧形导向片以中心轴为中心点成圆周阵列分布。
进一步,所述弧形导向片的出口角等于叶轮叶片的入口角。
进一步,所述弧形导向片的数量和叶轮叶片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所述底部法兰上固定设置有若干螺栓,所述若干螺栓沿轴向设置。
进一步,所述叶轮后盘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腰形孔,若干所述腰形孔与若干所述螺栓位置相对应设置。
进一步,所述进气导流装置的表面涂设有环氧喷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飞同仁风机股份有限公司;英飞同仁(江苏)风机有限公司,未经英飞同仁风机股份有限公司;英飞同仁(江苏)风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13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泄爆的彩钢板推拉式门
- 下一篇:一种隐形矫治器辅助压低扩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