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帽檐穿戴的防护面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0921.6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8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探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112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帽檐 穿戴 防护 面罩 | ||
一种用于帽檐穿戴的防护面罩,包括第一支架、罩体、第一穿戴件、第二穿戴件和帽檐适配件。第一支架呈长条状,具有第一弧面、第一穿戴扣和第二穿戴扣,罩体固定于所述的第一支架上,并受到所述第一弧面的作用而发生弯曲形变,呈拱形,并对面部实施罩护。第一穿戴件一端和第二穿戴件一端分别装配于第一穿戴扣和第二穿戴扣。帽檐适配件的一侧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穿戴时,其另一侧与下巴相抵触,使得罩体发生倾斜,靠近帽檐一端向远离脸部的方向移动,远离帽檐一端向靠近颈部的方向移动,与帽檐配合,对面部进行遮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面罩,对面部实施全方位(广角大于220度)的进行遮挡,利于阻断微生物或病毒通过空气或飞沫的传播途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组织实施取样的器械,利于活检手术中对目标组织的获取,减少周边组织的损伤面积。
背景技术
微生物或病毒因其微小,而无法为肉眼所识别,需要借助于专门的仪器设备或检测手段才能为人们所发现。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一方面其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播的特性,更增加了人们的防控难度。另一方面,由于突如其来,影响甚广,造成各项物资的短缺,也难以满足各个行业的防疫需求。
为此,很多医护工作者以及民众就地取材,利用身边的材料做出了很多发明创造,以期阻断微生物或病毒通过空气或飞沫的传播途径。比如:将饮水桶的一端去除,直接套在头上,但是其难以解决长时间穿戴造成的呼吸困难。再如:将塑料文件夹剪开,再安装绳套穿戴,虽能解决长时间穿戴造成的呼吸困难的问题,难以满足日常工作需要佩戴帽子(如:公安机关的警帽)的人员使用。
防暴头盔虽然具有很好隔绝作用,但是难以及时大量配发,且造价高,重量重给日常行动造成不便。现有的遮阳帽可以作为替代选择,其通过翻折的帽檐能够遮挡面部,无法适用于现有的警帽,且作为一次性使用的器具,此种产品的成本亦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帽檐穿戴的防护面罩,能与帽檐配合,对面部进行遮挡,利于阻断微生物或病毒通过空气或飞沫的传播途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帽檐穿戴的防护面罩,适用于一次性医疗器械,有利于及时处置,阻断微生物或病毒的传播途径。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帽檐穿戴的防护面罩,能与帽檐配合,轻便,且易于穿戴。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帽檐穿戴的防护面罩,易于制造,满足突发情况的需求。
帽檐,通常是置于帽体前面的部分,用于遮挡阳光,装饰效果等作用,比如:棒球帽、警帽、军帽和鸭舌帽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帽檐穿戴的防护面罩,包括
第一支架,其呈长条状,具有第一弧面、第一穿戴扣和第二穿戴扣;
罩体,其固定于第一支架上,并受到第一弧面的作用而发生弯曲形变,呈拱形,并对面部实施罩护;
第一穿戴件,其一端装配于第一穿戴扣,另一端用于穿戴;
第二穿戴件,其一端装配于第二穿戴扣,另一端用于穿戴;
帽檐适配件,其包括本体,本体的一侧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穿戴时,本体的另一侧与下巴相抵触,使得罩体发生倾斜,靠近帽檐一端向远离脸部的方向移动,远离帽檐一端向靠近颈部的方向移动。
优先选择的,罩体呈片状或板状,其靠近帽檐一端的宽度大于远离帽檐一端的宽度,整体呈倒梯形。
优先选择的,罩体靠近帽檐一端的边缘,高出帽檐至少1cm。
优先选择的,罩体远离帽檐一端,能够遮挡部分的颈部。
优先选择的,第一穿戴件为绳套。
优先选择的,第二穿戴件为绳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探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探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09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种植用喷洒装置
- 下一篇:一种营养科用营养液储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