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欠压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40604.4 | 申请日: | 2020-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56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冯奇波;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尚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2H9/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彭愿洁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欠压保护装置,由于在市电电网的输入端设置了采样比较模块,其对输入端所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采样,并对采样电压进行检测,在检测到采样电压高于或者低于预设基准电压时,关断输出端的继电器,使得电网电压无法输出,在检测到采样电压为预设基准电压时,闭合输出端的继电器,使得电网电压可以输出,避免了电网电压波动对用电设备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欠压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电网比较差或者没有市电的地方,电网电压不稳定,电网电压的波动对用电设备的损坏是非常大的,并且电网电压波动中的高压浪涌,其极易对用电设备造成致命不可恢复的损坏,这些用电设备的损坏对人们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例如经常使用在电网较差或没有市电情况下的离网逆变器,人们对其依赖性非常高,因此保护其不受损坏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电网电压波动对用电设备造成的损坏。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过欠压保护装置,包括:输入端、浪涌吸收保护模块、采样比较模块、驱动模块、控制开关和输出端;
所述采样比较模块的输入端与输入端相连,用于对输入端所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采样,并对采样电压进行检测,在检测到采样电压高于或者低于预设基准电压时,输出第一信号;否则,输出第二信号;
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与采样比较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在采样比较模块输出第一信号时,输出关断控制开关的信号;在采样比较模块输出第二信号时,输出闭合控制开关的信号;
所述浪涌吸收保护模块的输入端与输入端相连,用于在输入端输入电压出现浪涌电压时,对该浪涌电压进行衰减以得到稳定电压,并输出该稳定电压;
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一端与浪涌吸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控制开关的第二端与输出端相连,控制开关的控制端与驱动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在驱动模块输出闭合控制开关的信号时,将控制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连;在驱动模块输出关断控制开关的信号时,将控制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断开。
进一步地,所述浪涌吸收保护模块包括:第一压敏电阻、第二压敏电阻、第三压敏电阻、第四压敏电阻、第五压敏电阻、第六压敏电阻和气体放电管,所述输入端与第一压敏电阻的一端相连,第一压敏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压敏电阻的一端相连,第三压敏电阻的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二压敏电阻并联在第一压敏电阻的两端,第四压敏电阻并联在第三压敏电阻的两端,第一压敏电阻与第三压敏电阻之间引出节点A,节点A与气体放电管的输入端相连,气体放电管的输出端与地相连,第五压敏电阻的一端与输入端相连,第五压敏电阻的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六压敏电阻并联在第五压敏电阻的两端,第六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浪涌吸收模块输出的稳定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采样比较模块包括:整流桥单元、第一电压衰减单元、第一采样单元、过压比较单元、第二电压衰减单元、第二采样单元、欠压比较单元和反馈输出单元;
所述整流桥单元输入端与输入端相连,用于将输入端输入的交流电整流为正向交流电;
所述第一电压衰减单元的输入端与整流桥单元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将整流桥单元输出的正向交流电压衰减至预设衰减电压;所述第一采样单元的输入端与第一电压衰减单元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预设衰减电压进行采样;所述过压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采样单元的输出端相连,过压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输入预设基准电压,用于在所采样电压高于预设基准电压时,输出低阻态信号;否则,输出高阻态信号;所述反馈输出单元的输入端与过压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在过压比较单元输出低阻态信号时,反馈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输出第一信号,否则输出第二信号,在反馈输出单元的输出端处引出一反馈节点,所述反馈节点与过压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尚科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尚科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06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