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连接密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40510.7 | 申请日: | 2020-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5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向权力;邱辉鹏;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J15/3204 | 分类号: | F16J15/3204;F16J15/328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连接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连接密封结构,通过利用与第一油管、第二油管同轴通孔结构的旋转密封圈,旋转密封圈一端与第二油管上的密封圈连接部嵌套连接,旋转密封圈的另一端端面为平面,第一油管一端设有平面接口,旋转密封圈的另一端端面与平面接口一端接触,旋转密封圈内设有凹形唇口,凹形唇口位于旋转密封圈内与第一油管接触一端,当油道内有压力油经过时,压力油充满凹形唇口空间,作用在凹形唇口内的压力油使得旋转密封圈完全贴合在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的端面,从而达到旋转时的密封效果,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利用油道内的油压进行密封,油压越大;零件精度要求低,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道连接密封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旋转连接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两个存在相对转动的零件之间的油道互通时,保证压力油在两个油道之间顺利通过而不发生泄漏对自动变速器至关重要。液力自动变速器通过控制带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来实现内部离合器的结合以及轴承、齿轮等的润滑,传统的技术是由油泵将油液通过内部或者外部油管输送到执行机构或者润滑部位,然而,这样会导致油管过多而不利于布置甚至可能由于工作时油管震动脱落或者和旋转部件干涉导致发生故障。因此,越来越多的设计理念是将油路集成在变速器内部,并通过内部零件的油道来实现,这样一来,不同零件之间油道的互通密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使用油封的确可以实现密封,但使用油封需要更复杂的结构和更多的加工成本,同时提高了装配难度,有些地方由于结构限制,更是无法布置油封。因此,需要一种简单的密封结构,不受空间限制可以很灵活的实现两个有相对旋转的零件之间的油道密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连接密封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连接密封结构,包括第一油管、第二油管和旋转密封圈,旋转密封圈中间为通孔结构,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同轴设置,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上设有同轴设置的油道,第二油管一端设有密封圈连接部,旋转密封圈一端与密封圈连接部嵌套连接,旋转密封圈的另一端端面为平面,第一油管一端设有平面接口,旋转密封圈的另一端端面与平面接口一端接触,旋转密封圈内设有凹形唇口,凹形唇口位于旋转密封圈内与第一油管接触一端。
进一步的,第二油管与旋转密封圈连接一端设有凹形密封圈连接部,旋转密封圈一端与凹形密封圈连接部过渡或过盈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凹形密封圈连接部中间为凸起连接柱,凸起连接柱与第二油管外壁形成压紧连接凹槽。
进一步的,旋转密封圈与第二油管连接的一端为硬连接部,旋转密封圈与第一油管连接的一端为软连接部。
进一步的,第二油管与旋转密封圈连接一端设有凸形密封圈连接部,旋转密封圈一端与凸形密封圈连接部过渡或过盈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油管的一端设有接口凹槽,平面接口设置于接口凹槽内,旋转密封圈与第一油管连接一端设有连接延伸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旋转连接密封结构,通过利用与第一油管、第二油管同轴通孔结构的旋转密封圈,旋转密封圈一端与第二油管上的密封圈连接部嵌套连接,旋转密封圈的另一端端面为平面,第一油管一端设有平面接口,旋转密封圈的另一端端面与平面接口一端接触,旋转密封圈内设有凹形唇口,凹形唇口位于旋转密封圈内与第一油管接触一端,当油道内有压力油经过时,压力油充满凹形唇口空间,作用在凹形唇口内的压力油使得旋转密封圈完全贴合在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的端面,从而达到旋转时的密封效果,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受安装结构限制,利用油道内的油压进行密封,油压越大,密封效果越好;零件精度要求低,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布置形式多样,不受空间限制,便于装配;自适应密封,可根据装配间隙自行调整唇口角度,从而保证可靠的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0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空调热循环系统及汽车空调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海洋环境监测的自动采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