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震垫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9940.7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8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良爱;郑飘阳;陈林;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县中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77 | 分类号: | F16F1/377;B66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地址: | 3171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垫,属于电梯行业技术领域,解决了产品成本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连接柱、上支撑板、减震体、以及下支撑板,所述上连接柱和上支撑板螺纹连接、上支撑板通过减震体和下支撑板固定连接,下支撑板的直径大于上支撑板的直径,上支撑板为圆形,下支撑板为矩形,下支撑板上四个角位置上设置有长腰孔,上连接柱设置有内螺纹孔,达到了降低成本、产品质量可靠稳定性,垫震效果强,电梯运行舒适性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行业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减震垫。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梯,在主机底座位置一般设置有减震橡胶垫,以在电梯运行中起到电梯超载保护称量和减振的双重功能,减振垫还能保持轿厢的平稳运行,同时对轿厢起隔振降噪以达到减振效果,以提高电梯的乘用舒适性,当橡胶老化后很容易发生橡胶脱落的现象,大大降低了电梯的安全性。
所以对于橡胶垫的使用,现有的结构能够在一定时间和程度上满足要求,使用寿命不长,容易出现破损和后期时常检修维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减震垫,以达到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震垫,包括上连接柱、上支撑板、减震体、以及下支撑板,所述上连接柱和上支撑板螺纹连接、上支撑板通过减震体和下支撑板固定连接,下支撑板的直径大于上支撑板的直径,上支撑板为圆形,下支撑板为矩形,下支撑板上四个角位置上设置有长腰孔,上连接柱设置有内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减震体材质为天然橡胶,为圆柱体结构,减震体和上支撑板、下支撑板通过胶合方式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减震体的水平横截面上分布有若干气柱,所述气柱为等六边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若干所述气柱分布有三圈,每圈气柱以减震体圆心为中心周向环形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第一圈所述气柱分布有24个,第二圈所述气柱分布有12个,第三圈所述气柱分布有6个,由外至内分布第一圈、第二圈和第三圈。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对减震体的上下设置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从而对减震体的上下面进行保护,提高耐磨能力,并且不易造成减震体的破损,而对于减震效果依旧可靠,上支撑板还便于连接,圆柱结构能够提高结构连接强度,另外对于下支撑板,利用长腰孔,便于固定安装外,还可以适当调节安装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结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面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减震体横截面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上连接柱;11、内螺纹孔;2、上支撑板;3、减震体;4、下支撑板;41、长腰孔;5、气柱;51、第一圈;52、第二圈;53、第三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一种减震垫,结合参考图1和图2,包括上连接柱1、上支撑板2、减震体3、以及下支撑板4。上连接柱1的下端和上支撑板2螺纹连接,上连接柱1设置有内螺纹孔11,这样上连接柱1可以方便和其他部件进行装配。上支撑板2对减震体3的上表面进行遮挡和保护。上连接柱1、上支撑板2、以及下支撑板4都是合金钢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县中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门县中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99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