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放密封圈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39596.1 | 申请日: | 2020-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5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周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炬轩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B35/20 | 分类号: | B65B35/20;B65B57/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浙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5 | 代理人: | 杨小双 |
| 地址: | 201499 上海市奉贤***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密封圈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放密封圈机构,属于输送带自动放置机构技术领域。它包括输送带、前序料道、升降气缸、伸缩气缸、气缸连接支架、密封圈检测传感器、滤清器检测传感器;所述输送带与前序料道交错垂直分布,前序料道位于输送带上方,输送带上输送有滤清器,前序料道上输送有密封圈;所述升降气缸设在前序料道与输送带交汇处正上方,升降气缸通过气缸连接支架与伸缩气缸连接,伸缩气缸的伸缩杆伸缩方向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平行。通过滤清器检测传感器、密封圈检测传感器控制升降气缸与伸缩气缸来回伸缩推杆,可以自动放置汽车用滤清器的密封圈,代替人工机械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放密封圈机构,属于输送带自动放置机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用滤清器产品,在出厂塑封包装前需要放置一件密封圈,滤清器在此环节输送节拍大约是60件/min,传统采用人工对滤清器加装密封圈的方式,反复单一的动作极易造成疲劳,并且此工序位于进入塑封机前,疲劳后易造成工伤,另外密封圈产品直径大小不一,且受挤压后易产生弹性变形,常规推料机构无法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放密封圈机构,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采用人工方式对汽车用滤清器加装密封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放密封圈机构,它包括输送带、前序料道、升降气缸、伸缩气缸、气缸连接支架、密封圈检测传感器、滤清器检测传感器;
所述输送带与前序料道交错垂直分布,前序料道位于输送带上方,输送带上输送有滤清器,前序料道上输送有密封圈;
所述升降气缸设在前序料道与输送带交汇处正上方,升降气缸通过气缸连接支架与伸缩气缸连接,伸缩气缸的伸缩方向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平行;
所述滤清器检测传感器设置在输送带一侧,检测输送过来的滤清器,密封圈检测传感器设置在前序料道一侧,检测输送过来的密封圈;
所述升降气缸在对密封圈送料时,升降气缸的伸缩杆向下插入密封圈的内孔,同时伸缩气缸伸出推杆,使前序料道上的密封圈自动落到输送带上的滤清器中。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升降气缸、伸缩气缸均采用双杆气缸。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滤清器检测传感器、密封圈检测传感器均采用光电接近开关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滤清器检测传感器、密封圈检测传感器控制升降气缸与伸缩气缸来回伸缩推杆,可以自动放置汽车用滤清器的密封圈,代替人工机械操作;
(2)通过采用升降气缸穿内孔式放密封圈,无需因为产品直径规格变化而调整工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送料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送料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送料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送料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输送带1,前序料道2,升降气缸3,伸缩气缸4,气缸连接支架5,密封圈检测传感器6,滤清器检测传感器7,滤清器8,密封圈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自动放密封圈机构,它包括输送带1、前序料道2、升降气缸3、伸缩气缸4、气缸连接支架5、密封圈检测传感器6、滤清器检测传感器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炬轩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炬轩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95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